美文网首页儿童教育关爱儿童教育与心理健康
儿童心理学学习第49课:儿童道德发展之科尔伯格的理论下篇

儿童心理学学习第49课:儿童道德发展之科尔伯格的理论下篇

作者: 好吃的花生 | 来源:发表于2019-03-23 20:29 被阅读1次

    道德发展最核心的部分是道德认知

    道德认知的发展集中在道德判断的发展上

    道德判断的核心结构是公正原则

    柯尔伯格用道德两难法连续测量记录了10-16岁三个年龄组儿童的道德判断,提出了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道德发展的三种水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

    每种水平分为两个阶段。

    、前习俗水平

    第一阶段:服从与惩罚的定向阶段

    判断特点:

    ・儿童评定好坏是从行为结果出发,绝对服从权威和规则,避免受到惩罚。

    问海因茨偷药对不对?

    回答:不对,偷东西会被警察抓起来。

    也有的回答:药不是个很大的东西,应该不会受到重罚。

    第二阶段:个人的工具主义目的与交换定向阶段

    判断特点

    ・儿童评定好坏是从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和利益出发,按具体的交换原则做公平交易。

    问海因茨该不该偷药?

    回答:如果他妻子平时对海因茨不好,那他就不该为老婆偷药;如果妻子平时对海因茨很好,那他就应该为妻子偷药。

    前习俗水平

    儿童判断好坏的标准是基于自己的需要,从自己的现实需要出发解决道德问题。

    这种水平的儿童只关注行为的实际后果

    习俗水平

    第三阶段相互性的人际期、人际关系与人际协调阶段

    判断特点:

    ・儿童认为好的标准是关心别人,珍惜与他人的感情,遵守规则,做一个好孩子。人际关系的协调在道德判断中是很重要的因素。

    海因茨该不该偷药?

    不该偷,做贼会使得自己的家庭名声扫地,给自己的妻子带来耻辱。

    第四阶段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的定向阶段

    判断特点:

    ・儿童认为对的标准是维护社会秩序、维护群体福利,对社会尽职尽责

    海因茨该不该偷药?

    想救自己的妻子可以理解,但是如果每个处于特殊困难中的人,都通过违反法律来解决问题,那么社会就会乱套了

    习俗水平

    判断好坏的标准开始更多地与社会要

    求相一致,从社会成员的角度出发解

    决问题。

    后习俗水平

    第五阶段至上的权力、社会契约或功利阶段

    判断特点

    儿童认为所谓“对的事情”,就是要维护基本的权利、价值和合理的社会契约,甚至于当这些基本权利、价值与法律法规相冲突时,也应受到维护

    海因茨该不该偷药?

    法律禁止偷窃,但是没有考虑到为救人命而偷东西的情况。需要修改的应该是现行法律,稀有药品应该按照公平原则进行调控。

    第六阶段普遍的伦理原则定向阶段

    判断特点・个体以抽象的普遍伦理原则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道德判断标准

    海因茨该不该倫药?

    海因茨救妻子无可非议。但是他没有考虑所有人的生命价值,人人都拥有平等的生的权利,别人也可能急需这种药。他这么做对其他病人来说是不公平的

    后习俗水平

    从超越他所处的社会观点来处理道德问题,逐步用最终的公正原则来判断是否是好或坏。

    四、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特点

    六个阶段的顺序是固定的,每个人按照相同的顺序经历六个阶段

    年龄越小的儿童,使用前习俗水平判断的越多。随年龄的增加,较高阶段的判断类型开始占据优势。

    绝大部分成年人也只能达到第四和第五阶段,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第六阶段。像甘地这样的人才能达到第六阶段。

    很多人的道德水平在青少年时期就已经定型了。如何教育好孩子,是个大问题,需要耐心学习。

    我的道德水平介于四五之间,你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儿童心理学学习第49课:儿童道德发展之科尔伯格的理论下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fle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