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3日清晨,在凉爽的晓风吹拂下,西南大学福建厦门三下乡小分队成员从军营村村口出发,带着考察军营村的生态茶产业与茶文化的任务开始了调研。
今日任务主要是进行两方面的调研:一方面是茶产业的发展条件——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本村山地面积1.1万亩,茶园面积6500亩,以“高山茶”为特色。此外,本村是厦门市重要的出口茶叶种植基地,茶叶远销海内外;另一方面是茶文化在此的延续和发展——本村茶业发展悠久,宋元以来的茶马古道如今更是还有遗迹存留。

上午,队员们行走在古朴的运茶道路上,感受着周围茶园叠翠的生态美。在当地茶农协助下,我们深入田间,跟着他们一同观察茶树的生长条件与生长状况。
下午,我们进入制茶村民家中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了军营村悠久的种茶制茶历史以及近几年茶产业的发展状况。并在当地村民的热情邀请下一同品茗,通过与其交流感受,进一步体验当地人特有的茶文化印记。

在走访调查中,我们还在村民家中看到了旧式的制茶工具——手工揉茶器,队员们跃跃欲试,感受了一回制茶的工序。我们还参观了一座用于烘茶的玻璃房,体会到了现代科学技术对茶叶制作的贡献。
调研结束后,我们简短地总结了今日的收获:一是队员们概括出军营村茶业发展的区位条件:交通上地处厦、漳、泉交界处、全村公路系统完善,适合茶叶的运输;温度上海拔平均900多米,适合高山茶种发育;品质上,常年云雾缭绕、空气湿润的生长环境使得茶树生长期长并减少了苦涩的口感;生态上,该村生态良好,对茶叶污染少;技术上,该村及时淘汰旧的生产工具,提高生产力等。二是队员们感受到的当地茶文化经久不衰的原因:从茶叶本身的特性来说,中国的“东方树叶”以其生津解渴、回甘百味的功效和口感被人们喜爱;从当地的民风民俗来说,闽南人热情好客,从而品茗闲聊人生成为当地一大特色。

“走古早路,品古茶香”,经过了一天的参观与走访调研,福建厦门小分队队员们对军营村的茶产业文化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并将在后期对调研数据进行整理汇总,总结出完整的调研报告。
单位:西南大学福建厦门三下乡实践小分队
作者:邵素群
日期:2017年7月23日
联系方式: 13452821049(电话)940130216(QQ)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