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参加#感悟三下乡,青春筑梦行#活动,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表过。)
在一个碧空如洗的日子里,云南元谋小分循着凤凰花开的方向,绕过此起彼伏的盘山公路,到达了独具特色的彝乡小凉山,在感受当地独具特色的彝族风情之余,进行了传统民居调研活动。
传统民居是民族的写照,是民族的生存智慧、建造技艺、社会理论和审美意识等文明成果最丰富、最集中的载体。千百年来,彝族人民“尚黑、尚左、崇火”的民族信仰也深深地为彝族民居打上了别具一格的民族烙印。而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的凉山乡地处大山深处,位置偏僻,故而在一片青山绿水中保留了较为古朴和纯正的彝族民居,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为我们的民居调研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与凉山彝民们的合影首先,我们对当地的村落布置进行了系统的观察,村落小而零散,一般每个村落不超过四十户人。元谋多山,受气候和一些人为原因的影响,这里的山似有“嶙峋”之态——山体险峻,山脊山谷凹凸可见。半山腰以上植被愈见稀少,所以凉山乡的村落大多分布在山脚一带宽阔且平坦的土地上。队员们拿出画笔和相机,用自己的方式描绘和记录下了这些镶嵌在深山长谷中却又宛若天成的彝族村落。
写生 写生作品结合系统观察和队员们先前了解的传统民居相关知识,我们发现凉山当地的彝族民居主要包括土掌房、瓦板房和木楞房三种形式。于是我们选取了几幢有代表性的民居,对其进行了粗略的测绘。
测绘 平面图和剖面图后来我们受到了当地彝民的盛情邀请,便有机会得以进入民居内部观察这些古老建筑的空间布局,并深刻体验和感悟了这里古朴自然的生活方式对于当地民居建筑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微妙关系。
参观内部空间彝族民居十分注重内部空间的安排,正房堂屋靠墙处是天地祖宗牌位,供桌上陈设敬天地奉祖宗的香炉、虎、狮等图腾雕像。堂屋正中往往都会摆上一张木质八仙桌,用于充当餐桌的同时也供接人待客之用。堂屋左侧是长年不熄的火塘,彝族人民对火的崇拜古已有之,火塘代表了彝族家庭的兴衰。火塘除供取暖御寒、热水烤茶待客之外,又是家庭成员围坐议事的中心。堂屋两侧屋间是当家的儿子、媳妇的卧室,兼存一些贵重物品。大概是受道家“天人合一、长幼有序”的伦理思想的影响,侧屋的划分一般长子居左,次子居右。正房楼上是粮仓,墙壁洞里供置祖宗灵牌;老人、小孩及客人的卧室在侧厢房;大门后做磨房;畜厩在面房楼下。这样井然有序的空间排布,把一家人的起居生活和生产有机地安排,使得这里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自给自足的悠然生活。
火塘据当地居民介绍,他们把住房、耕牛、家当视为人生的"三大件",倍加重视甚至终身为之奋斗。对于一个彝族男子来说,衡量他成家立业的标准,主要看他是否建盖了像样的住房。住房是"家"的象征,没有住房何以为"家"。所以,要"成家立业",首先要有住房。比较有趣的一点是彝民们夸富不在钱财而是住房,因而许多人不管经济多么困难,也要想方设法积钱盖房。对彝族人来说,建房可谓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最终体现。我们也了解到,和许多少数民族一样,彝族视建房为家庭兴衰、子孙兴旺的吉凶祸福的大事。建房前要请风水先生查看房基、定坐向。破土日、入山伐木等须选择吉日,还要请毕摩祭祀土地神、山神。上梁更是建房过程中的重要日子,上梁日要选在有"水"和"土"的日子,且不能和房主本人的"八字"充犯。房主要请毕摩主持祭祀土地神、木神等,用公鸡为横梁点冠,祭中柱,预备糖果、馒头等物从梁上撒给人群。横梁架好,整栋房子就有了"灵气"。新房落成,要请毕摩供放祖灵,开财门,送冷堂神,打灶祭灶神,要请亲朋好友以示庆贺。这些繁琐的仪式着实令我们费解,但正是由于这些源远流长的朴素的崇敬,使得这些古老的民居更有故事可说,且添了几分庄重和神秘。
最后我们对这些彝族特色民居建筑的选材和基本做法做了进一步的探讨和归纳,发现三类民居皆是就地取材,既方便建造又经济适用。在具体的构造做法上,我们对其分别做出了以下简要分析:(1)土掌房采用木材、树叶、石灰等天然材料,施工操作简单,可分期建盖。先设立基础,后夯筑墙体,在立屋架,铺设木楞柴草,最后夯筑屋顶、抹平。土平顶的创造设置,克服了地形限制,满足了日常生活中必须的农作物晾晒场地和室外活动空间的要求,厚墙顶的构造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能较好地适应西南地区元谋县特有的亚热带干热季风气候。(2)木楞房的内墙和外墙去皮的圆木或砍成的方木叠成,木楞接触地面,局部削砍,利于叠紧稳固并防风防水。墙角处交叉相接,隔墙的木楞也有交叉外露。屋顶为悬山式,坡度平缓,檁上无椽,直接铺瓦,瓦以薄木片做成,互相叠盖,皆不用钉,只以石块压在上面,防止其下滑或被风吹走。此种房屋结构简易,费用低廉,一刀一锯即可建成。(3)瓦板房多用木材做柱梁房架,墙体以胶泥混合秸秆做成“土基”砌成或用其直接夯砌而成。人字形的屋顶盖有木瓦板两层,下层铺满,上层则于两板相砌处置一板,再用石块复压其上。这些结论均由小分队成员经过查阅资料和实地调研所得,若有学术上的错误和问题还请专家学者们多多批评指正。
观察建筑材料作为一名景观设计的初学者和建筑艺术的爱好者,当回顾和总结本次民居调研活动的时候,我在惊叹和感动于这些巧夺天工的建筑艺术的同时,不免为古老的民居艺术的传承现状深感担忧。在云南甚至是中国的其他一些原始乡村,面对经济较为落后所反映出的贫穷与丑陋的居住状况,当地老百姓及地方决策者都在质疑民居的价值。这种质疑在如今中国巨大的城市化建设中,显得尤为突出。随着很多村民外出谋生,“空心化”难以阻挡,多数院落都已关门闭户,且石墙上写着“过往行人,危房远离”的标语。一旦居民在经济上有了一定基础,立即毁掉他们,而重建毫无传统的新的混泥土“民居”。造成“千村一面”,毫无文化特色的景象。古村落在古民居保护与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窘境,是现代化建设所带来的经济适用与传统技艺所富有的文化魅力之间难以协调的矛盾。
个人认为,古民居的一砖一瓦、一椽一木都凝聚着历史的印记,镌刻着质朴的民族风情。保护古民居,传承古民居的历史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终归是要相互妥协的。在我所了解的“冰山一角”的景观和建筑设计领域,以冯纪忠先生为领头人的设计师们开始了对古建筑“修旧如故”和现代设计“与古为新”的探索,依托于中国文化的中国风设计也在世界景观设计领域掀起了一股新的风潮,古民居技艺的传承和技术的改进也在不断的研究中。但是基于我国经济状况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不少老百姓的文化意识较为淡薄。一方面,产权属于村民,面对村民自发修缮或破坏,村里难以管控。另一方面,作为文物,村里若要进行修缮需向多个部门打报告审批,费时费力。因此古民居建筑艺术的传承需要提升普通大众对于其价值的认可和肯定,这也是我们选择在三下乡的过程中做这样一个民居调研的原因。
在这个繁花似锦的炎炎夏日,带着对古民居建筑艺术的热爱和尊重,我们顺利地完成了此次凉山彝族民居的调研活动。我想三下乡的意义不仅仅只是千篇一律的送温暖,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发挥所长,发挥队员们的特长和当地地域特点,增进居民对本地文化的认可,增加居住的幸福感,这也是我所理解的“美丽中国”。
小红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