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人的“龙门阵”之四
那年,我在永川博物馆看到厚重的石棺和雕刻有栩栩如生的人像石碑后,萌生了探寻其来源的想法。经多方打听,现场查勘,并查阅文史资料,得知:在永川板桥乡高洞子村有一处南宋开禧(1205---1207)年间的崖墓,此墓在中国南方称得上晚期墓葬的代表之一。
据文史资料记载:该崖墓共分三座,文物普查时编号为M1--M3,分布在长约12米,高约2.5米的岩石上,呈横向一字排,墓口均向南。三座墓早年均曾被盗。M1\M3墓室为长方形,藻井式墓顶,墓室两侧刻有立柱,开龛均为素面,以下重点叙述M1墓室。M1无墓道,墓口为单层门楣,高1.5米,宽1.8米,厚度0.45米。门楣上刻有一副对联,“山山水水重重复,子子孙孙世世贤”。对联对仗工整,既有对人世轮回的思悟,也蕴含对子孙后代的殷切期盼。高洞子墓葬,雕刻多雕工美,传递的信息量极大。
墓室系整岩凿空建造,内控呈八边形,略带圆,完全仿宋代末建筑形式。墓室周壁上,均采用浮雕技法,凿刻八根八边形立柱,柱与柱之间开龛,龛楣上雕刻栏额。栏额上刻“一斗三升”的斗拱。每根立柱上刻龙头,起装饰和支撑室顶的作用。
这座弧形八边仿宫殿式建造的墓葬,每面崖壁上都采用浮雕技法开凿龛位;每一根立柱和壁面,分别雕刻出青龙(东方)、白虎(西方)、朱雀(南方)、玄武(北方)天地四方神,以及中国神话故事中的羽人、仙鹤、天鹿、麒麟、天龙,象征富贵的牡丹、荷花、瑞草。它们最终以阶梯式层层上收,归于八个菱形图案的穹隆顶,展示了无尽的想象空间。
为了协调内与外、虚与实的矛盾,当年的工匠们改变了建筑的平面形态,使令拱突出墙面,形成前后的立体效果;再利用墓室穹窿顶内收的特点,使上层令拱向前突出,增加出跳幅度;同时,将原来处于平面的开间,安排在一个闭合的墓室之内,就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三维空间。
在主墓室开墓门两侧,一左一右雕刻着两个羽人,长约三四十厘米。向后梳起的发髻,很有几分唐朝仕女的韵味,细长的身体,脸显得有些微胖。肩膀上长着一对大大的翅膀,后面还雕刻有云朵。双手握在胸前呈“心”形,细长的身体拖着长长的尾巴,宛如让人怜惜的“美人鱼”,极具视觉冲击力。尚未完整幻化成人身的尾部前端,细细的羽毛处,有两只细细的鸟脚。
在门框内侧,有二处阴泽福祉后人的吉语,其上方均刻有镇邪兽。他们怒发冲冠、须眉直立,怒目圆睁,神情夸张、凶神恶煞。在立柱与斗拱之间,八个壁龛均按上下两层上刻牡丹、荷花灯吉祥花卉,下凿仙鹤、天鹿、麒麟、天龙灯祥瑞神兽。如此种种,所展现的时代信息,内容丰富,寓意之深刻,建造之华丽,极具艺术价值。
永川板桥乡的宋代崖墓与其他宋墓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宋墓类型,这种宋墓形式,并有明确题记。在整个川东地区发现极少,故具有较强高的文物价值。它对研究宋代建筑风格,葬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十分珍贵的失物资料。
【相关知识】
一、崖墓,又称岩墓、满子洞、仙人涧,是古代墓葬的一种构造形式。《后汉书.冯衍传》记载:“凿崖石以室兮,托高阳以养仙”。
崖墓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西汉后期开始迅速发展,至东汉风行一时,经过蜀汉两晋南北朝,延续至唐宋时期。
二、人头鸟身的羽人,最早出现在《山海经》中,称羽民。
后世将羽人称为仙人、天人、神人、飞天或飞仙等。是羽化成仙、长生不老的象征。道教特别强调,成仙必须感通仙官下降接引。调研组推断,墓主人雕刻羽人,寓意通过他们,引领墓主人羽化升天。与羽人一道出现的,还有地方神兽,反映了前人当年所接受的宇宙观、成仙风尚与来世观念。
在中国古代,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大神兽法力无边,最令妖邪胆战心惊。其中,青龙操控九天神雷之力,属木,镇守东宫星宿;白虎操控龙卷暴风之力,属金,镇守西宫星宿;朱雀操控焚火,属火,镇守南宫星宿;玄武为龟蛇合同,操控寒冰风雪之力,属水,镇守北宫星宿。这四方神兽,以青龙雕刻最为精美,戏珠之态栩栩如生;白虎略有夸张,虽脚踩烈焰,口喷云雾,头如人面,颈如长蛇,威武之中不乏萌态。
三、“有题记有对联”的崖墓是重庆市唯一,且在全国也属罕见
主墓正龛左右立柱上,分别阴刻有“南阳氏天凤郎寿堂”、“大宋开禧春造记匠(宜)”等字样。门楣上刻有一副对联,“山山水水重重复,子子孙孙世世贤”。对联对仗工整,既有对人世轮回的思悟,也蕴含对子孙后代的殷切期盼,实属罕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