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做好最后的1%

做好最后的1%

作者: 辣椒的sister | 来源:发表于2019-03-09 18:06 被阅读0次

2019年第9篇周记

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坚持到最后的人多能成功

一、能量港

想说说思维升级的事。

可以说,现在到处都在提思维升级,我也沉迷其中,看书、参加这样那样的活动、听课、做笔记,生怕自己一个不留神,思维就被淘汰了。可这样疲于学习,真的就能做到思维升级了吗?

我在进化日课中分享过一个自己的案例。

一直在得到上学习薛老师的经济学课,那天课程后面薛老师出了一个思考题:如果你在汽车站忽然想上洗手间,自己的行李需要请人代为照看。有两个人,一个是衣着破旧的穷人,一个是西装革履的有钱人。你更愿意请谁来照看行李?我思考后的答案是,会付费让穷人照看。开始直觉上是选富人,因为我们在选择的时候总会产生歧视。但转念一想,薛老师在课程中提过,注意力是最贵的,富人的时间都是很值钱的,他不一定会愿意帮忙,不如花钱请穷人来看,贵重物品随身携带。这道题的答案并不重要,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理由。但当我阅读完课程留言后发现,大部分人都是在题目设定的范围内选择,但有人也提出,会选择附近的小店,通过消费一点东西,让小店老板帮忙照看下。其实,如果在现实生活中,这可能也是我实际的选择。可为什么我没有想到呢?因为我把自己限制在了题目给定的框架里。

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其实挺大的。当时在进化日课中,我仅仅剖析了自己不久前刚提到,要以可能的心态处理问题,多思考可能做什么,但知道不等于做到。后来我就一直在想,为什么我学习了很多,但实际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呢?

把自己能回顾到的历史事件在脑海中过了一遍,参考了之前参加何帆老师读书课的一些内容,针对自己的问题,总结了以下几点:

1、学习要有针对性。你所学的东西一定是符合你的兴趣、你的目标的,不能东一锤子西一棒子。今年是有重要意义的一年,为什么?因为从今年开始,我启动了OKR年度计划,并且将OKR落实到了每周。也是从今年开始,自我学习才开始具备计划性、系统性和目标性。从自我的经历来说,确认自我的目标是根本。之所以东抓一下西碰一下,还是因为目标不明确。按照“愿景-目标-任务”模式,只有第一位确立了,才会产生明确的第二、第三位以及具体的行动。

2、一定要深度思考。这一点也是我一直在探索的。深度思考的关键在于“深”,到什么程度为好。我想,薛老师在经济学课上的要求应该可以参考:学习经济学,并不是仅仅学习理论,而是你能用经济学去解释简单、平凡的现象,就可以说,你学到位了。小时候常听一个故事,叫“知了知了”,说的是知了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知道了知道了,可到真正做的时候却一脸懵。以前听的时候觉得是个笑话,现在看来,小故事中蕴含着大道理。具体到方法,给自己设置了以下任务:

① 光做笔记是不行的,思维导图再漂亮也不是自己脑子里的东西,当然这也是必要的,好记性也不如烂笔头。但更重要的,一定要有自己的感悟,可以是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总结,可以是和之前的知识产生连接。

② 逆向思考,再次提到这点。任何一个观点,都要从反面去想想,如果那样会怎么样,哪怕是专家/大师所言,这样一定会加深你的理解。

3、回归常识。为什么写这点?也是受到吴军老师《见识》中的启发。吴军老师在《见识》中把可达到的成就分为三段:0-50分,靠常识;50-90分,靠技术;90分以上靠艺术。可有的时候,我们往往忽视的就是常识,自以为学了不少知识,有很多经验,便不停地往上面靠,这就会落入惯性思维的坑中。还是那句话,深刻的道理往往最简单,你看我们常说的谚语、俗语,哪一句不是朗朗上口。学习知识没有错,但如果把自己禁锢在所学知识的框架中,就真是得不偿失了。

二、知识湾

这周的阅读来自吴军老师的《见识》,最想说说自己最有感触的一点:做好最后的1%。

吴军老师在书中提到,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愿意开头而不愿意收尾,九十九步都走了,就是懒得把最后一步走完。这可能是人的天性,凡事差不多就可以了,总觉得最后一点即使不做也无关大局,但是这样完成事情的质量就要大打折扣。在工作中,这种人完成一般的工作或许没有问题,但是对于那些最要紧的事情,领导可能不敢交给他们。

根据自我评价,我应该是属于大多数的。我往往是开始特别起劲,中间用力过猛,结尾就有点潦草。拿最简单的打扫卫生为例,经常是前面干得很认真,到最后,觉得差不多就行了。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我自己想了一些办法:

① 首先,肯定要从思想高度纠正认识。我把这句话放在了每日日志的开头,作为警醒。

② 确立计划并严格实施。确立计划对我而言是小case,关键在于实施的一贯性。请注意,重点不在实施,而是一贯性。OKR是不错的工具,加入社群进行绑架式监督是不错的方法。所以,现在看来,加入108营是再正确不过的决定。但还不够,因为108营大多数时候是自愿行为,没有严格的奖惩制度,就像我们经常说的,犯错需要付出的代价很小,几乎没有。这时候就需要自己给自己设立规则了。目前,自我规则正在构思中,初步考虑是,惩罚估计谈不上,可以设置奖励的等级,并反映在OKR计划中。

③ 从小事做起。可以从日常行为,比如家务开始,可以从一个简单的任务开始。最好的方法就是体验,成功的体验。当你通过做好最后1%完成一个任务,有了和以往不同的体验/感受,这就会成为突破口。记得有次班级群里分享了其他组一位小伙伴的改变,行动日志从简单、单调到充实、丰富多彩,那组的组长分析说,改变就是从那位小伙伴在群里进行分享开始,变得越来越开放、主动。道理都是相通的。成功的体验会在你身上留下痕迹,播下种子。

三、家庭生活

这周带辣椒去一家幼儿园进行了面试。辣椒表现得很棒,必须给娃娃点赞。

与朋友吃饭的时候聊到孩子教育的问题,朋友从事教育工作已经不少年了。我谈到了规则和自由的问题,她提出一个观点:思维要自由,行动要有规则。我很受启发,并觉得可以进一步补充:行动上的规则需要引导,而不是强制。目前,道理都懂,意识也是有的,但具体实践上还需要探索、磨合。

从这个月开始,我又恢复了给娃娃的打卡计划,目标两个-吃饭和收拾玩具。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打卡效果并不稳定。虽然我提前与娃娃说定了打卡规则和奖惩制度,但实际上,我得承认,制定奖惩制度并不是双方共同的,虽然娃娃同意了,但她其实并不是那么清楚惩罚的后果/代价是什么,在一定程度上,我其实是利用了父母的权威。

所以,还是回到具体问题上:行为规则如何引导。有时候,我比较坚持原则,在打卡问题上毫不让步,但辣椒明显不是好说话的孩子,性格固执比我尤甚,所以,带有惩罚意味的话语对她来说完全不起作用,甚至是起反作用。说好话也不行,她也不吃这一套,也是个挑软柿子捏的小朋友。后来我发现,用游戏的方式是最好的。以收拾积木为例,我俩以认颜色为主题,看谁收得又快又多。但有时候要忍住火气也是挺难的,真是觉得,做父母也是修行的过程。

四、计划复盘

相关文章

  • 做好最后的1%

    day027梦想读书会 吴军《见识》第五章 拒绝伪工作者 生活中,大部分人都喜欢开头不喜欢结尾,九十九步都走了,就...

  • 做好最后的1%。

    书名:《见识》 第五章:拒绝伪工作者 正文字数:786 吴军老师说:“有些时候,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对我们的教育意...

  • 做好最后的1%

    从4月份至今,我参加了两个非常非常有含金量的线上训练营的课程,这两个训练营帮我很好的梳理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夯实了自...

  • 做好最后的1%

    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愿意开头却不愿意收尾,九十九步都有了,就是懒得把最后一步走完。 比如匆匆看完一本书,松了一口...

  • 做好最后的1%

    2019年第9篇周记 一、能量港 想说说思维升级的事。 可以说,现在到处都在提思维升级,我也沉迷其中,看书、参加这...

  • 做好最后的1%

    吴军博士的一个分享,我记忆尤深。 “记得有一次,一个朋友开车送我回家。我家在马路的东边。他开车,把我带到马路的西边...

  • 做好最后的1%

    我们人类的天性是愿意开头而不愿意收尾,愿意走前面九十九步,但就是懒得把最后一步走完。这是“差不多”文化在作怪,总觉...

  • 做好最后1%

    吴军老师在《见识》提到“做好最后1%”让我很受触动。 做好最后1%是一个成功武器 做好最后1%顾名思义就是做事情的...

  • 1013——做好最后的1%

    我们一直都有听过:行百里者半九十的话,但是,到底什么才是半九十?大多数时候我们把事情已经完成了99%,只剩下最后一...

  • 《见识》 做好最后的1%

    一、摘抄(文章中对自己有用的话) 你可能会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愿意开头而不愿意收尾,99步都走了,就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做好最后的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cml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