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小山峰上见南对面有一亭子,亭子里有许多游人在纳凉,小陆告诉我是放鹤亭。
据说亭中曾立御碑一方,似称御碑亭更为贴切。文革中,亭被拆除,御碑亦毁,空留四个亭柱石基坑数十年。2014年左右在原址上新建一亭。
乾隆丁丑二月登华山俯天池因题此阁,御笔:
我登鸟道华山巅,一泓天池乃俯见。
护栏山下望石壁,虚无应在云端撷。
乃知居高见自广,游于物内迷恶荬。
渔山写照即境记,评图莫答诗专理。
当年,亭中所立御碑,一面是乾隆御书诗,一面是画家吴历临摹的黄公望《天池石壁图》。
遥望放鹤亭,顾不上疲惫,急忙往那里赶去。下坡很徒,朋友小陆不时关照当心,他说:“安全第一!”很快来到了亭子里。
亭的柱子上有一副楹联“何年放去千寻孤鹤拂苍穹,今日啸来万壑寒辉照短亭”意思是不知是哪年放飞了孤独的仙鹤,它高高飞翔在碧蓝的天空;今天听到响亮的鹤叫声传来,多少条山沟闪耀着清寒的光辉,(寒辉)照射着短亭。
站在亭子里一阵阵山风吹来,令人心旷神怡。
远处的群山连绵起伏,那浩瀚的太湖若隐若现仿佛笼罩着一层朦胧的轻纱。
不远处就是传说中的“吴中第一峰”莲花峰。
天池花山主峰远远望去好似盛开的莲花,故得名“莲花峰”,近观莲峰巨石,危如累卵,壮观奇兀,有“吴中第一峰”的美誉。
山巅几块巨岩矗立,高达数丈,危如累卵,远望如出水莲花,盛开苍穹。山风掠过,浮云映衬,给人莲花摇曳之感。故得名“莲花峰”,站在莲花峰上山下景色尽收眼底。
据说下午四点以后,在莲花峰上,可观赏到落日,红霞满天,余辉缠绵,甚是壮观。
一同前去的张厂,他勇敢地爬到了莲花峰的顶上。
他做着各种姿势,又欢呼着,他说:“上面还有一个小水池。”真佩服他的勇气。
从莲花峰两块巨石穿过去,就到了山的另一边,花山。
从莲花峰下由莲花埂沿小道蜿蜒而下,半山曲径处山崖拔地而起,陡峭壁立,称“秀屏”。
见前面有一亭子,亭子的匾额上有“云亭”两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