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教育契机,共同成长
2017年3月10日周五的早上,我的早读,一如既往的,我风驰电掣班般地赶到学校,抓起挎包赶到教室时,看到了与往日不一样的场景:往日同学们或者早已书声琅琅,或者伏案疾书,但是今天,教室里很静,同学们个个把头扭向门口,好像在期待着什么。我一出现在门口,不等开口,大家便七嘴八舌争着向我说些什么。待班长向我详细说明刚刚发生的事件后,我的头轰的一声就大了。
原来,A同学向B同学背书,可B同学却从中捣乱,(言说也要背书,而且声音盖过A,)A同学就骂了B同学一句,可是,不甘示弱的B同学接连还嘴,于是,气愤的A同学把B同学码在书桌上的一排书给推到了,结果,B同学二话不说,拿起书立朝A同学砍去,当下,A同学的头就流血了,鲜红的鲜血也吓坏了同学们,还好,A同学周边的同学陪着A同学去医务室包扎,其余的同学就出现了我一进班看到的场景。
我急忙把任务交代给班长,急匆匆的赶去医务室,还没走到就发现前面有几个学生簇拥着一个女孩,女孩脸上还梨花带雨,看到我又委屈的抽泣了几声,了解到伤口已经处理完了,安抚几句受伤孩子先回班,不放心的我又跑到医务室,听到医生亲口说到:皮外伤,不碍事,提着的心才缓了一缓。
走出医务室,赶紧打电话,通知双方家长。果不其然,家长均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学校。自然,受伤的家长很是生气愤怒,还好,另一方家长自知理亏,笑脸相陪,好言赔不是,并主动提出要给孩子到正规医院检查并治疗,我劝慰受伤家长给孩子看病要紧,于是,双方家长带着受伤孩子离开了校园。
安顿好了这一切,我才赶到教室,把B同学叫出来询问情况,B同学一脸无所谓,悠然的走出教室,我让她陈述事实的经过,她说:“我在背书,A也在背书,她非说我干扰到她了,就骂了我一句”,刚说到这儿,她就停了下来,然后歇斯底里地大吼一声: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看到她过激的情绪,听到她貌似有理实则专断,跋扈,强势的话语,我知道现在不是谈话的良机:她像一只受伤的小狮子在想办法保护自己,为自己开脱。不冷静的情绪使她不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一上午,我都在双方家长中周旋,当上午放学的铃声响起,好不容易送走了两位家长,但是却留下一直认为自己没有做错并且态度强硬的B同学。家长走了,但是事情并没有解决:一方面B同学没有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没有真正地教育到她,另一方面这件事情要给全班同学一个交代。
为此,中午我也没有回家,潦草地吃了一个烧饼,开始考虑如何处理这件事。
周一返校,事情已经冷却下来,我再次把B同学叫出来开始了又一次的谈话。我说:“小B,你有没有认识到这件事情的严重后果?这对你个人、对小A、对同学之间的友谊、对班级都有哪些影响,你考虑过了吗?”“可是是她先骂的我,而且是她先动手推翻了我的书。”她答非所问。“假如有一天你和别人发生口角,仅仅口角之争,而且你还占理,但是,你却拿刀桶了对方一刀,你说法律会制裁谁?”B 同学保持沉默,但是情绪已没有那么抵触。我又接着说:”在古代,你知道你和小A是什么关系吗?你们是同门师姐妹,你想你拔刀相向,指向自己的同门,在江湖上大家对你又是什么评价?“我利用这个年龄段学生爱看电视的特点,因势利导。“老师,那我也是一时冲动,我脾气不好。”“冲动?在我看来,那是任性的代名词。没有人愿意因为咱的冲动和脾气不好而承担严重的后果。你也没有理由让大家去包容你的冲动和坏脾气。因为,生活在集体之中,与其让所有人去包容和接纳你的冲动,不如自己改变自己,以更好的姿态融入到集体中去。”再看小B的神态,脸上的线条已柔和了许多。我乘胜追击:“假如再给你第二次机会,你会怎么做?再和之前自己的做法进行对比,你是不是发现自己哪里做错了。”这时,小B的头低了下来。我又把处理结果告诉了她,没想到,她居然欣然接受。想像过她抵触甚至逆反的表现,此时的我真有点吃惊。
事情解决之后,我做了深入的反思:一个女生为何会这样大打出手,行为异常呢?小B同学固然属于暴躁、易激动的胆汁质性格,但是她离异的家庭背景又何尝不是重要原因呢?爸爸再婚,妈妈一人带着她,在家里向来说一不二。那么,针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首先要抓住教育的最佳契机。当学生不能心平气和的接受我们的教育时,作为教育者的我们也应该把心态放平和,等待时机,让教育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其次,教育者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很多时候,学生在当时当事自我的控制难以奏效,甚至不会因为你之前的教育而放弃自己的冲动,这时我们就要春风化雨般的教育他,当教育真正起了作用,孩子们就会产生反思,反思时教育者及时假设提供第二次机会,让孩子在对比中找差距,在对比中冷静自己的情绪,可以说,反思的过程就是自我教育的过程。另外,乘胜追击,适当处理。在犯错者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后,根据情况,适时适量的做出惩罚和处理,目的是惩戒和监督。至此,教育好像才完成一个完整的周期。
希望通过这件事,小B同学会有较大改变。同时,我也在处理这件事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磨练了自己的性格,锻炼了自己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