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一开始不知道读什么,忙着找人推荐,看名人的读书,看别人的书单。实际上,读着读着,就知道最终要读什么书了。
比如,我读古代的经史子集,很多是囫囵吞枣,一方面没有深入地读进去,另一方面阅历不够,体会不深。但是,读着读着,就越来越聚焦了。这也是我在反复读《道德经》的体会。对于中国古代的书,在思想构建方面,我个人认为精读四本就够了。当然,文学作品,或者做学术研究的除外。我是说一般的人,希望提升自己的内功,修养自己的身心,达到智慧之士的读者。
这四本书就是:《道德经》、《论语》、《庄子》、《周易》。魏晋玄学把《庄子》、《老子》、《周易》三本书称为三玄智慧,其中《老子》就是《道德经》。
三玄里面的核心,就是老子的《道德经》了。《道德经》的核心就是自然无为,自然是强调尊重事物的本性,无为是强调不要以人的意志去干扰事物发展的方向,应该因势利导地去做。所以无为不等于无所作为,而是要积极地引导,是无为而无不为。
我选择先读《道德经》,最初的本意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这本书比较短,5000余字,比较容易攻克下来。像《论语》一万七千多字,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要多一些。所以,先易后难,攻克了《道德经》,养成了好的习惯,提升了阅读水平,再攻克《论语》就会简单的多。
所以,我读这四本书的顺序是这样的:《道德经》、《论语》、《庄子》、《周易》。
一本书可能花一年以上的时间,多的可能三年、五年,甚至是十年。
今天有个网友说:
像读《道德经》,从古至今的注本,截至清末就有500本。从清末到现在中外的注本加起来是指数级增长的。
如果把这些注本都收集齐并读完,那是研究此书的学者专家们的事,我可能会选择不同时期有代表性的一些注本去读,可能每本书会看个十本到二十本,多了也看不了,看了又不专门去研究,没有必要。因为,我读他们,是要从中吸取智慧,增加自己的思考和判断,然后指导自己工作和生活。
这也是我们读书的真正目的所在,并不是我们要把所有的书都读完。我也说过,光读书是没有用的,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思考,为了提升我们的思想和品味,为了指导我们工作和生活。否则,读书毫无意义,更没有必要花这般力气去钻研这等苦涩深奥之书。
读书也会上瘾。就像写作一样,一旦坚持下来,就很难停下来。有时候,一天不读书,就感觉生活中缺少了什么一样。写作也是如此,一旦坚持了,不写,感觉心里空空的。
但是,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我们还有很多很多其他有意义的事情要做。所以,也没有必要整天把自己泡在书中。因此,选书就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
所以,在古代智慧之书方面,我就选择四本::《道德经》、《论语》、《庄子》、《周易》。用十年时间将他们读通透,足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