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一直以为孩子和谁相处的时间长,就会和谁比较的亲。
我们没有和孩子的爷爷奶奶一起住,周末的时候,我们大都会回我的妈妈家,孩子也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习惯。
自从孩子上小学后,就要以孩子的学习为主,只有在周末的时候,时间才相对的比较自由些。
在我心里,一直觉得儿子应该会和自己的姥姥、姥爷、舅舅一家人,比较亲吧,应该会觉得我们是一家人吧!慢慢的随着他年龄的增长,我发现,在他心里其实很看重的是自己的爷爷奶奶一家人。虽然,有时,他会在我跟前撒着娇说:“我要跟姥姥告状,说你打我,让姥姥收拾你!”
慢慢的,我察觉的儿子一些细小的细节。在他心里其实很在意我随意聊天时说出的一些话:一日,我们闲聊着说,小孩子从不能挑食的话题,我就举了个他表妹作为反面教材:“说毛毛从小爱挑食,看,现在已经上初中了,个子相对来说还比较的矮。最根本的原因就跟毛毛从小挑食有很直接的关系。”
毛毛是儿子的表妹,儿子听了之后很不耐烦的说:“知道了,知道了。”
我以为他嫌我啰嗦,没想到他反击我的话来了,“好像小表弟,你的侄子,也比较挑食呀!遇到不好吃的一口不尝呀,怎么不说他呢?”
我当时才意识到,哦,原来他还会护短呀!是嫌我说他的表妹了,我辩解道,“虽说振振挑食,但也没有影响他长个子呀!”
他却一脸不是很高兴的样子说:“哎呀,你家人好,你家人长得高,嫌我表妹长得矮,嫌弃我家人这个不好,那个不好的!”
听了他的一番话,我瞬间尴尬无比。我突然间意识到,自己平时说话有点不注意方式了,真是需要反思一下呀!已经让儿子感到不满了,哎呀,这难道就是传送中的“根里亲”?
没错,真的是“根里亲”啊!从这孩子的话语中,我明显听出了护短的意思。在他的内心深处,是很惦记他家这边的亲人的,他的爷爷奶奶,他的妹妹、他的弟弟,他的姑姑,这些人在儿子心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今年端午节,孩子爸爸过节发的福利,我们让孩子爷爷提前领回去了。
中午的时候,只简单提了些水果回去。吃完饭,爷爷对儿子说:“晚上你们早点回来吃饭,我们一起吃饭。”
回来的时候儿子说:“妈妈,我们为什么没有给爷爷奶奶提粽子呢?端午节不是要送粽子吗?”我本想对儿子解释什么,突然觉得自己张不开嘴了,很欣慰,儿子心里这么挂念他的爷爷奶奶,这让我们两个大人感到无地自容。
确实,节日的仪式感要有,既然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当然也要给爷爷奶奶送上粽子呀!回到家后,我没有上楼,径直向面包房奔去,准备粽子。
晚饭的时候,儿子高高兴兴的提着粽子给爷爷奶奶送去,饭菜准备好了,儿子还特意问:“是不是还要吃粽子,我们把粽子切开吃吧!”大家都夸赞儿子懂事,孩子的姑姑也说他像个大孩子一样,我的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这大概就是一个人的“根”吧,血脉相传的亲,是距离和时间所割不断的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