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声音会去旅行
林焕彰
我的声音会去旅行,
那是快乐的声音;
她长着翅膀,
会飞到鸟儿唱歌的地方。
我的声音会去旅行,
那是美丽的声音;
她长着翅膀,
会飞到花儿盛开的地方。
我的声音会去旅行,
那是我高兴的声音;
她长着翅膀,
会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我的朋友都张开耳朵在聆听。
《我的声音会去旅行》是林焕彰先生的一首儿童诗,这首诗的名字打动了。我先自己解读这首诗,思考诗的含义以及如何将这首诗与孩子们的生命联系起来。
以下是我对诗歌进行的思考、解读。
“我的声音”这个意象代表什么?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那声音,是美妙的音乐吧?——
它展翅飞翔,穿越蓝天,穿越大海;那声音,是奇妙的诗句吧?它穿越浓荫,穿越花丛;那声音,是天籁之音吧?是淙淙的流水,是鸟儿的啁啾,是叶芽的舒展,是花朵的开放……
“我的声音”要抵达什么地方去旅行?——
那声音是快乐的声音,会飞到鸟儿唱歌的地方。那里有新鲜的空气,葱茏的林木,声音将飞到那里同小鸟齐鸣;那声音是美丽的声音,会飞到花儿盛开的地方。那里有芬芳的花香,有斑斓的色彩,声音啊,带着自己独特的色彩,与花朵共同装扮美丽的世界。
而这声音,仅仅是诗人心中的声音吗?不,这声音不仅是世界上所有美妙的声音,也将是我们的生活、生命中一切的美好与快乐。
这节晨诵课,还是由贯穿整个学期的开启诗《分享成长》开始,然后我们连续诵读了前面读过的晨诵诗,就开始了这首新诗。
“诗人乘着想象的翅膀,把内心美妙的感觉与奇幻的想象用文字表达出来,写下一首首诗。诗歌的声音会飞翔,诗歌的思想会飞翔,诗歌的文字会飞翔,听,这首诗来到我们耳畔。”由一段简单的语言导入这首新诗。
然后,我范读了这首诗歌,孩子们静静地听着。
接下来我请孩子们自己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来读这首诗,再接着孩子们齐读这首诗。这首诗的语言富有节奏感,每小节的句式结构相似,所以对这首诗我并没有进行过多讲解,只是让孩子们反复吟诵,诗的思想会在反复诵读中渐渐呈现的。
通过孩子们的声音,我感觉他们对诗的理解还是有些停留在文字上,没有读到诗的精神。
所以,我又进行了一次范读,这次我请孩子们注意听我的声音,在哪里读得轻快、哪里轻柔、哪里悠远。我读完之后,再让孩子们自由地朗读。但孩子们的声音似乎还有些单调、贫乏。
于是,我提几个小问题推动孩子们的理解:
孩子们,鸟儿歌唱的地方有什么呢?
这时孩子们开始想到学校花园里那新鲜的空气,葱茏的林木,叶片的舞蹈,风儿的沙沙。
我接着提问:孩子们,声音飞到鸟儿歌唱的地方去做什么?
孩子们又想到声音要与鸟儿齐鸣,把自己传递给喜欢它的人们,让他们快乐!
在我的一步步引领下,学生一步步抵达诗歌的思想,感受到这声音是美好事物与精神的聚集地,声音的飞翔,是为了让人们感受它的快乐与美好。
这时,孩子们再读起来,声音又与刚才不一样了,有了快乐、有了轻柔、有了美好……
ppt上我用不同颜色的字体来表示不同角色的朗读。
老师引领孩子们经过充分感悟之后,再通过分角色,以及改变形式个别读的方式,来让孩子们充分体验这首诗的感觉。最后再次齐读这首诗。
诗歌读完之后,我又进一步把诗歌与孩子们的生命直接关联起来。
我说:“孩子们,那会去旅行的,仅仅是诗人的声音吗?
想象一下,我们的生活这么美妙,你能让自己的声音也带着快乐与美丽,飞向很远很远的地方吗?你能让喜欢你的朋友听到你的声音吗?
晨诵,正是我们的声音与黎明共舞,我们的声音也在飞翔啊!
我们晨诵,我们流淌过一个又一个美妙的清晨,我们的声音是快乐的声音、美丽的声音、高兴的声音,我们的声音不仅带给我们快乐与美好,也会把快乐美妙带给所有听到我们声音的人啊!
我们每天读书、思考、歌唱、写绘,这些都是我们小小生命里发出的声音,岁月如歌,生命如诗。
我们的声音也在飞翔啊,树木丛林能听到,花朵能听到,那远方的朋友也能听到。
而飞翔的,不仅仅是你们的声音啊,那飞向远方的,还有你的书法、你的舞蹈、你的绘画、你写出的诗、你演出的童话剧,你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愿望!孩子们,带着自己的梦想飞翔吧!
这首诗,在晨诵时间就这样结束了,诗的美好,在课后又有不同的呈现,孩子们的写绘作品《我的( )会去旅行》,写得很精彩。
当然,《我的声音会去旅行》也一次次成为我们共同生活的密码,出现在我们的课堂内外的生活中,我们唤醒了这首诗,这首诗的精神也一直点亮着我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