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砖水泥搭建的两层小楼,外墙露着红砖,内墙刷白,墙靠底部涂鸦这绿色的油漆,绿白撞色,醒目又清新。
房子坐北朝南,大门大窗,前后通风。前院栽种一些观赏花草,后院土肥养着家种蔬菜。
二楼有一个露天阳台,前面也没什么高楼,一眼可以看到很远。
这就是我生活了18年的江南小城,小城典型的地方特色老屋。这儿时常下点小雨,雨中又常带点这,甜的,涩的,无味的,独属的味道。
我熟知这儿的每一条沿线,沿线的每一家小店,了解每一个路口的分叉,尽管不是每一条都经过,却能靠着规律去寻找隐藏的美味。
小镇很安静,没有那么多的高楼大厦,也没有那么多的人与时间赛跑。常坐一辆绿皮公交,静靠在窗边,看着外面的树倒退,看着街景的乐趣,偶尔飘过街角小店的招牌小菜香味,有时候睡着了,也不用害怕 因为身边总有热心的大娘叫醒你。

徐良,初一在一个班级认识的,到现在高三仍是一个班的,我和他的关系可以这样形容:“有福一起享,有难各自当”。
只要不是刮风下雨,他都会每早一喊:陈艺起来吃早餐了,出去玩啦!然后到街角早餐店买两份早餐,靠着墙边摆出只以为很帅的姿势,对着路过的女生吹着口哨。
看着这么一张还算好看的脸,我不是没有像小女生一样产生想法,可是这个还没冒出来的苗头,在徐良说我“飞机场”时就破灭了。
那时候以为日子还长,过了今天还有明天,过了今年还有明年,明年春到,依旧满山的油菜。
夏天里呼呼吹的吊扇,占据大半书桌的参考书,时不时递来的小纸条,敲着黑板被提醒是重点,那是阳光都是慵懒的,空气中填满着少年的味道。
张怡,我的骨灰级闺蜜,对方永远的小朋友。云在亮蓝的天幕中变幻这模样,柔软的,甜蜜的,洁白的,一丝一丝的将我们包裹在夏天的凉风里,就待到那漫长星空的到来。
或许我们会偶尔的抱怨,偶尔的失望,但我们知道自己是对方眼里的一百分。没有那么多的话,却也没有任何的尴尬,只是靠着对方,听着喜欢音乐,在岁月的磨损下,变得更耐人寻味了,变得更是对方的依靠。
作家七堇年说,“这个世界上真心对你好的人,遇到一个,便少一个”。好的友谊,是你看着我,我就能说出你未说出的话,是你一个人蜷缩在看不见光的地方,而她提着灯来找你,对你说,我可以坐在你旁边吗?
风声,尘土,热汗,心跳,全都在这里感受到,即使总是离开,却又总是回来。
这座小城包涵了太多的感情,也承载着我们年少的无知,被推搡这长大,被迫告别这座小城。
你看那些云,聚了又散了,散了又聚了,我们也在那座小城里走走停停,过着自己的人生,做着自己的小事,朝着自己的道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