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合欢花》
凤羽绒冠别样鲜,朝开夜合更年年。
丹心一点能蠲忿,碧玉满枝可翳天。
荀令持香难解俗,鄂君铺被不成仙。
春风几度自来去,总恼黄鹂闹未眠。
南粤多合欢树,其又名曰:凤凰,盖其叶如凤羽而花似凤冠。凤凰树喜阳,阳光照处,翠碧丹霞,浓荫覆地,行走其间,清凉舒爽。相对于合欢两字,老夫更喜欢称其为凤凰。
由于凤凰树的叶片在白天自然散开,对羽而舒,到了夜间又双叶合拢,如情侣相拥,故而以合欢名之,又以合欢之名喻为夫妇和睦,故被文人墨客用来抒发相思和恩爱之情,在诗歌的长河里留下无数的经典。
《夜合欢》
清代 乔茂才
朝看无情暮有情,送行不合合留行。
长亭诗句河桥酒,一树红绒落马缨。
乔茂才这首《夜合欢》更象是朋友之间的离别相赠,而不是夫妇之间的分离,此诗妙处有二:
其一:送行不合合留行,此处的“留行”用典,有一种鸟名曰:鹧鸪,其声如“行不得也哥哥”,通过“合留行”三字,把对朋友的留恋巧妙的溶入到合欢二字之中,当然,这个合欢不是指男女之间的合欢;
其二:一树红绒落马缨,此处的合欢花,又名“红绒花”,还叫“马缨花”,而马缨又是实指马的毛,作者此处借马缨展开联想,想到友人策马离去时,马缨在风中飘拂的形态,让人相思无奈,欲罢不能。
《合欢》
明 李东阳
夜合枝头别有春,坐含风露入清晨。
任他明月能相照,敛尽芳心不向人。
诗不在长,入味为尊,李东阳这首小诗,读来让人回味无穷,真是好诗,然老夫以为“任他明月能相照”的“能”字改成“来”字,此诗或许更加生动,改一字,此诗中的明月便活了,合欢也有了生气,只是李东阳该不会从棺材里爬出来,找我理论呢?
《萧驸马宅花烛》
唐 王昌龄
青鸾飞入合欢宫,紫凤衔花出禁中。
可怜今夜千门里,银汉星回一道通。
王昌龄写萧附马洞房花烛与新昌公主颠鸾倒凤的情景真是唯妙唯肖,王昌龄用了一个飞字表达了萧衡兴奋快乐以及迫不及待的猴急之样,而描写新昌公主出场则用了一个衔字,新昌公主嘴里叼着一枝牡丹出场,体现了新昌公主这个十足的骚货,这种诗也只有王昌龄这种诗家天子才能写得出来,呵呵,后两句不用解释。
菱花霍霍绕帷光,美人对镜著衣裳。
庭中并种相思树,夜夜还栖双凤凰。
王建这首《春词》用种相思树和栖双凤凰写出对美人的思念,虽无新意,却也工整。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这四句诗摘自杜甫的《佳人》,此处的合昏就是合欢树。杜甫写此诗可能想到自己在外面花天酒地,珠围翠绕对不起在家里带着几个娃艰难度日的黄脸婆吧。年轻时候的杜甫和李白在本质上几乎没有差别,只是李白的诗才更高,更受女人喜欢,能够不断的变换门庭做上门女婿,而杜甫在长相和才气上远远比不上,只能说做为李白小迷弟的杜甫,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在模仿着李白。
青田松上一黄鹤。相思树下两鸳鸯。
无事交渠更相失。不及从来莫作双。
这是南北朝的庾信写的一首《代人伤往事》的诗,所谓代人伤往事就是不是自己的伤而是别人的伤写不出来让他来写,这在古代很平常,比如还有代人寄远,代人唁悼等诗流传,李白和杜甫就常常代人寄情。这首诗的高妙之处在于以无知写有知,把相思写到刻骨之痛,这首诗中的“不及从来莫作双”与“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家有庭树。秋叶正离离。
上舞双栖乌,中秀合欢枝。
劳思复劳望,相见不相知。
伺当共攀折,歌笑北堂垂。
如果不作注解,几乎所有的读者都会把这首诗当成是丈夫想念妻子的情诗,特别是最后两句就是李义山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翻版。然而这首《望宅中树有所思》却是卢照邻想念他兄弟的诗,看来这种乌龙闹得不小呢。其实,古人在抒发感情时,是没有什么夫妻兄弟之分的,比如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就要让人误会千载嘛。
《寄远词》
宋 罗与之
阳关一别归无期,翠烟几度秋萤飞。
当时手种合欢树,今已苍苍云雨垂。
从合欢本身所代表的夫妻之间的欢乐引申到夫妻之间的思念,再到兄弟之间的想念再扩展到朋友之间的挂念,可谓步步生莲。罗与之最后两句与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最后两句所表达的情感几乎如出一辙:“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矣,今已亭亭如盖也”。读之令人黯然神伤。
《生查子》
惆怅彩云飞,碧落知何许。
不见合欢花,空倚相思树。
纳兰词多悼亡之作,这首词亦不例外,作为纳兰的妻子,有如此深情的丈夫,死亦犹生。
《悼内》
薄宧无能愧有家,霜风惊悴合欢花。
海图犹念缝雏褐,乡路空期挽鹿车。
心绪每劳愁客计,鬓丝曾不待年华。
渐生知识儿曹剧,谁共寒灯笑语夸。
如果说纳兰词《生查子》只是委婉的表达怀念逝去的妻子,那张泰这首《悼内》就是地道的悼亡词。以合欢花来悼念亡妻的,张泰这首应该排得上号,可以说能与元稹的悼亡诗相提并论。读张泰这首诗,泪珠会止不住在眼眶里打转。
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
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因爱生恨,借合欢桃核来写对爱情的执著,温庭筠这两首杨柳枝词确实非同凡响,虽然第二首与合欢花无甚关系,但其中的“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却是让人产生深深的痛感而欲罢不能。
由此,合欢花从消除误会,增长欢乐到彼此思念到最后因背叛而产生怨恨,可谓走完了文学意象的全过程。但合欢还是株合欢,只是人变了,人的情感也变了。
每当我徜徉于合欢树下,听黄鸟啁啾,看光影斑驳,看风来时叶子翩翩起舞,便觉得此时此刻所拥有或欣赏的一切便已然足够了。所谓爱与哀愁,只消一个顿悟。
几乎同所有有名的花卉一样,合欢花也受到众多诗词大家的喜爱并有诸多赞美的诗流传至今。比如白居易的《庾顺之以紫霞绮远赠,以诗答之》:
千里故人心郑重,一端香绮紫氛氲。
开缄日映晚霞色,满幅风生秋水纹。
为褥欲裁怜叶破,制裘将翦惜花分。
不如缝作合欢被,寤寐相思如对君。
又如宋钱惟演的《无题》:
误语成疑意已伤,春山低敛翠眉长。
鄂君绣被朝犹掩,荀令熏炉冷自香。
有恨岂因燕凤去,无言宁为息侯亡?
合欢不验丁香结,只得凄凉对烛房。
再如元代王士熙的《寄上都分省僚友》:
画省薰风松树阴,合欢花下日沈沈。
腐儒无补漫独坐,故人不来劳寸心。
紫极三台光景接,洪钧万象岁年深。
滦江回首九天上,谁傍香炉听舜琴。
因篇幅所限,老夫也就不一一例出,然而,不管是消除误会,还是是承欢被里,亦或寄思于友,或悼亡妻室,最鲜艳的合欢花真的承受不起这么沉重的文化寄托,还是让合欢花回归到它自然艳丽的生物属性上来吧。
PS:写合欢花的诗很多,其中如温庭筠,乔茂才,王昌龄等均以上乘的水平将其写得活色生香,让远在千年之后的我们读来仍然觉得嘴角余香,中国诗词的文化瑰宝还需要我们花费更多的精力去挖掘。让更多的人爱上诗词,是我开这个公众号的目的。
写了这么多,突然发现漏了李商隐的这首《相思》,做个补录吧:
相思树上合欢枝,紫凤青鸾共羽仪。
肠断秦台吹管客,日西春尽到来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