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皮亚杰理论的过程中了解到在哺乳指导工作中关于乳头混淆的真实原因。经常和妈妈们说的不要在婴儿出生之后给奶瓶,不然容易出现乳头混淆,原来里面有这样一个过程:新生儿,儿童生命的第一个月,属于感知——运动阶段的第一个子阶段。婴儿出生后以先天的无条件反射适应环境,这些无条件反射是遗传决定的,主要有吸吮反射、吞咽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及哭叫、视听等动作。通过反复地练习,这些先天的反射得到发展和协调,发展与协调意味着同化与顺应的作用。生物体组织为了适应环境从出生起就具备了与环境相适应的图式。皮亚杰详细观察了婴儿吸吮动作的发展,发现吸吮反射动作的变化和发展。例如母乳喂养的婴儿,如果又同时给予奶瓶喂养,可以发现婴儿吸吮橡皮奶头时的口腔运动截然不同于吸吮母新乳头的口腔运动。由于吸吮橡皮奶头较省力,婴儿会出现拒绝母乳喂养的现象,或是吸母乳时较为烦躁。在推广母乳喂养过程应避免给婴儿吸橡皮奶头可能正是这一原因。从中也可以看出婴儿在适应环境中的智力增长:他愿吸省力的奶瓶而不愿吸费力的母乳。
皮亚杰认为智慧的本质就是适应。这句话很有意思,想到佛洛姆 的一句话,“一个人能够,并且应该让自己做到的,不是感到安全,而是能够接纳不安全的现实。”
昨天驾照科目三考试再一次没过,难过的想哭。明明努力了,为什么结果不理想。我一直在思考到底为什么,平时练的都不错,可是考试就状况频发,为什么一到考试就会这么紧张,最近甚至一提到要练车就会肚子疼。因为从小不擅长反应类游戏,形成自己学不好车这样的认知结构图示。潜意识里对自己就不自信,同时又觉得自己学习一直不错,虽然不喜欢学车,但是不至于学不会,每次考试的失利加深了自己学不好车的想法。在这件事情面前,把自己当成一个初生的婴儿,我去尝试,通过动作去学习,去同化和顺应升级图示。同时接纳这样的自己,同时也接受考场状况频发的可能。相信这类考试有概率性,而我能做的是做好自己该做的,剩下的不在我需要掌控的范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