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艺术之家
品读邛窑:八百年的风华一

品读邛窑:八百年的风华一

作者: 鼎尚CULTURE | 来源:发表于2021-03-15 11:08 被阅读0次

           邛窑在二十世纪初特别是三十年代,因军阀盗掘引起轰动后,再度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专家学者们从不同的方向和维度对其进行不断的深入考证和研究,即使一个世纪过去了,但全面而系统的专业研究及定论仍然不够,科学而通俗的历史文化解读则更加缺乏,然而,这正是我们在了解和“触摸”邛窑时更为需要的。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曾在南河学校居住,偶尔会看到有学生拿着一些彩绘瓶、碗一类的东西相互炫耀或交换零食。当时,只知道那些虽有残缺却依然漂亮的东西是古物,与附近十方堂邛窑遗址有关,但完全谈不上对其价值的认识,也没有收藏之类的概念或意识。直到2001年的邛窑古陶瓷科技研讨会,尤其是到文化部门工作以后,我才算真正知道邛窑,一步步走近“邛窑”。

           所谓邛窑,首先是指邛崃市境内文化属性一致,制作、工艺、装烧方法、装烧技术相似,窑与窑之间前后承袭,相互影响,彼此关系明显,连续性清楚的多处古瓷窑遗址的总称,而非某单一窑址之专名,它包括南河十方堂、固驿瓦窑山、西河尖山子、白鹤大渔村及柴山冲、黄鹤、官庄等古瓷窑遗址,现存规模逾30平方公里;青羊宫窑、琉璃厂窑、都江堰玉堂窑、彭州瓷峰窑也属于邛窑系古窑址。邛窑是四川青瓷窑的代表,是南北朝以来形成的巨大的瓷窑体系,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深远的文化影响。十方堂邛窑遗址是邛窑诸窑址中最重要的窑场,也是邛窑地面保存现状最好、现存窑包最多、堆积最厚、延续烧造时间最长、产品最为丰富的遗址。1988年,被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列入国家大遗址保护重点项目名录。同时,邛窑也是其所生产及出土器物的指称,我们通常所说的“邛窑”大多是指具体的“临邛”杯、高足盘、青瓷碗、省油灯等邛窑器物,并具有“文化品牌”的意味。如果从文化的角度来观照,整个陶瓷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人类文明史或文化史,而邛窑的本质和核心也正在于文化。从南北朝至宋末元初长达八百来年的时间里,邛窑从烧造技艺、器型器物到釉色纹饰都传承有序,形成了独具地域特征和体系的社会人文属性,承载和反映着相应时代的经济、文化和社会风情及美学倾向,或者说,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及状况都通过“邛窑”间接而生动地呈现了出来。我们今天所把玩的每一件邛窑器物同其它古陶瓷一样,早已不是一件件社会生活用品,也不仅仅是某件具体的“文物”,而是对一段历史、一种文化的品读。

                             兴起于“南北”之际

            陈丽琼女士在《邛窑古陶瓷发展概述》(1)中把邛窑的创烧断代为东晋——器物造型简朴、内底有密集瓷石小方块支痕是其特点之一,但她在十方堂调查时,也只是在民间发现年代较早的疑似南朝元嘉时期(424-453年)的莲花纹青瓷壶及“永元”(499-501年)铭文盘口圆耳平底罐。邛崃市博物馆最早的邛窑藏品也仅有一件南北朝时期的多足辟雍砚完整器物,虽然其馆藏中也有不少邛崃出土的原始陶瓷(残)及汉陶等,但从其制作及烧造技艺特别是文化属性上看,都不属于“邛窑”,这种区别有点儿类似于民间故事与现代小说的不同。所以,就目前的考古实证而言,邛窑的创烧应该是在南北朝,而不是东晋或更早。

    南朝青瓷多足辟雍砚

           记得小时候城东住家附近有一些台地,满是各式各样的古陶瓷碎片,田间地头也散落着粗砺而呈深褐色的钵样东西,叫作“蛮碗子”,那其实就是古代用于陶瓷烧制的匣钵。周边也应该是一个大型窑场,可惜已经在建设中消失殆尽。从今天的考古调查来看,当年的邛崃(临邛)可谓窑场处处,相当于现在的一个陶瓷“产业园区”或基地。那么,自原始社会以来的陶瓷烧造,为什么到了南北朝时期突然在邛崃(临邛)“发力”,出现和形成了特有文化属性的“邛窑”及一个个大型窑厂呢?这首先是社会发展使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日常生产生活对陶瓷用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加上陶瓷生产工艺已由堆烧(2)、坑烧(3)发展到了窑烧,甚至有了龙窑的出现,这为邛窑的产生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同时,邛崃(临邛)丰富的陶(瓷)土资源也是邛窑形成与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其次是有手工业发展的基础。西汉时期,才女卓文君之父卓王孙因冶铁而富可敌国,推动了整个邛崃(临邛)地区以冶铁、制盐、酿酒为主的手工业及商贸业的进步与发达,为陶瓷手工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第三,集聚了大量陶瓷技术人才。从汉末到魏晋时期的社会动乱,导致了南、北方民众包括窑工艺人等手工业者大量流入到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发展富庶的成都平原周边地区,使得以邛崃(临邛)为中心的陶瓷烧造技艺在交流融合中得到迅速发展与提升。正是由于这种技术的进步和历史文化背景形成的一种文化梯度力,导致了“邛窑”这一“物质文化”现象的产生及发展。

    汉代手工业发展(画像砖 )  

          从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来看,汉晋时期窑炉及烧造方式的不断改进,成型、装烧技术的探索与提高都为后来陶瓷业的飞跃发展奠定了不可或缺的基础。因此,邛窑在南北朝的“诞生”正是置于当时烧造工艺的革新与进步之下的,而并非无水之源、空穴来风。在南北朝年代,邛窑工艺技术的形成与进步首先体现在广泛运用瓷泥淘洗技术以提高瓷泥及烧成器物的品质。但是,邛崃瓷泥含铁量高,烧成后的胎体颜色偏深的问题一直影响着邛窑的品质及发展。同时,窑炉的改进不仅突破了汉晋时期窑温偏低、器物达不到完全“瓷化”的状况,而且还发明了“挡火墙”(4)以调节窑室内的抽力和温度,解决了抽力大、火焰速度过快的问题。这一时期的邛窑都是在弱还原焰(5)中烧成。装烧工艺到隋代时也一改过去小瓷石垫烧的方式,主要采用支具支托叠烧,烧成器物更显美观。但因为器物在窑室内是直接接触火焰而受烟火熏染,往往会导致釉面不匀,粘上烟灰窑渣。隋末唐初,筒形匣钵装烧方式的出现使这一问题得以解决,标志着邛窑烧造技术的巨大进步,并直接影响到邛窑造型及成型的变化。而且,自魏晋以来的自然崇尚和南北朝豪放之风的兴起,以一种新的社会文化审美风尚体现到了邛窑陶瓷的生产制作上。

    双彩骑象坐俑(唐代)

           南北朝时期的陶瓷器已摆脱对青铜礼器的仿制及其庄严厚重的风格,在隋实现全国统一后,陶瓷的实用性更进一步得到增强。从邛崃博物馆中的藏品来看,隋及唐初的邛窑陶瓷器物较南北朝的矮胖更为饱满、坚硬,以平底、饼形足为多,虽然璧形底、圈足还很少见,但造型趋于轻巧优美。南北朝到隋的代表性器物主要有:(一)盘口壶。盘口较浅而不如其它窑口的高,口壁外撇,颈直而长。(二)盘口罐。罐身大而瘦长,直口短颈,丰肩四系,与其它窑口的无颈丰肩和六系、八系不同。如青瓷盘口四系罐。(三)高足盘。也叫浅盘圆足豆,喇叭状高圈足,浅腹敞口而稍外撇,白瓷高足盘即是隋代邛窑的典型器型。(四)青瓷碗。直口深弧腹,饼足且底面常内凹,足端边缘因用斜刀形成三折面形态。魏晋与南北朝时期,因为清谈及饮茶之风的盛行和煮茶而饮的饮茶方式,许多窑口还出现了与今天形制不同的各种茶具,最为独特的就是盘口、颈腹细长的鸡头壶。但在邛窑系中一直没有见到过较为完整的器物,而且这种器形在唐以后的各大窑口中都不再出现。       

          在装饰釉色方面,隋代风格与南北朝相沿袭一致,大多采用朵花、草叶、卷叶和联珠纹及其穿插变换,甚至以夸张变形的动物形象予以装饰,再现和反映着当时的社会生活场景。如邛窑青瓷盘口四系瓶,颈部饰以三道弦纹,肩部堆贴朵花纹,腹部刻划莲花纹。这种当时最为流行的装饰元素及方式尤其是莲花纹的广泛应用,反映出佛教的流行与影响。邛窑器到隋代已趋向轻薄,胎体外大多罩施一层青褐釉,釉面更为均匀、明净,并以釉下彩绘朵花、联珠纹等打破单一青釉或青褐釉彩,更显活泼灵动,如白瓷敛口钵。但施釉及胎釉的结合还不稳定,说明隋代时期的邛窑还处于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

    刻划堆贴花纹青瓷盘口四系瓶

        注释:(1)《邛窑古陶瓷发展概述》:出自《邛窑古陶瓷研究》一书。(2)堆烧:把制作好的陶坯堆放在一起,用泥巴将陶坯整体盖紧糊严,开一火口加添柴火,同时再开几个小口作为烟道烧制陶器的原始方法。(3)坑烧:在平地挖一个大坑或用耐火材料围成一个大坑,将陶坯放入其中熏烧的一种制陶工艺。(4)挡火墙:在窑炉中起导流作用的一种隔断,用以保证窑内两侧的烟气流量大于或接近于中间烟气流量,保证窑温的均匀。(5)还原焰:在燃烧时生成还原性气体的火焰。在燃烧过程中,由于氧气供气不足而使燃烧不充分,在燃烧产物中含有一氧化碳等还原性气体,火焰中没有或者含有极少量的氧气分子。这种还原性火焰在瓷器的烧制过程中有特殊的作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品读邛窑:八百年的风华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dahc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