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行渐远的工匠精神

作者: 郝吉庆 | 来源:发表于2017-05-03 21:50 被阅读53次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吃过一款小吃叫蜜汁藕,绵而不烂、香甜软糯非常好吃。做法大致是这样的:选用新鲜上好的粗莲藕,洗净去皮切开两头后,灌入提前泡好的糯米,然后把切掉的两个藕头重新安上用牙签封好。

    凉水下锅,大火烧开后改小火慢炖6至8个小时,然后下入糖料焖一晚上就好了。整个程序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也不难,但是一定要用心去做,每个细节都不能马虎。

    最近网上的一个杭州小吃火了,就是老方糯嘟嘟蜜汁藕,从1996年开始到现在,老方卖糯米糖藕已经有23个年头了。每逢过年的时候半天就卖出过500斤。甚至有一个已经去世的大伯,在去世之前还心心念念的惦记着老方家的糖藕。

    老方的糖藕卖了23年,积累了忠实的粉丝群。有不少食客以前是住在老方的摊位近的,后来搬家走了,也还是经常回来光顾,他们吃过了许多糖藕,还觉得老方家的最好吃。

    记者采访老方时,问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老方回答到“没有秘决,我的秘方都是公开的,只是选料和制作要用心,一点点也不能马虎,要不然就做不出这个味了,人一辈子很短,只要做好一件事,把这一件事做到极致就够了”。

    老方说的不就是现在社会最缺的匠心精神吗!

    2016年6月,上海的阿大葱油饼火了,都登上英国的BBC广告公司。葱油饼店里就老板阿大一个人,他做的葱油饼味道30年不变,有老上海的味道。为了让街坊四邻及时吃到早餐,阿大凌晨3时起床,30多年来风雨不改。阿大已经年过花甲,孩子们早已成家立业,按理说他早已经不用这么辛苦的做葱油饼了,他的经济状况完全够他颐养千年。可他就是丢不下这门手艺和吃了他30年葱油饼的食客们,为了每天驱车十几里路和排队几个小时的老食客们,他如同一个工匠一样用他的匠心还在坚持着。

    像老方和阿大的这种匠心在现在的社会已经非常难寻了,现在的人好像连耐心都少的可怜,更别谈匠心了。社会好像一夜间步入了一个崇尚“速成”的时代。到处都是教人速成的各种培训班,不管是经营的、科研的还是就业的,甚至是撩汉、泡妞,都要讲究速成。仿佛有了那些速成技巧,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所有人就能像只借了风的风筝扶摇直上了。

    很少有人愿意潜下心来去认认真真地完成一件事、完成一件作品。在当下的浮躁社会里,人们总是期望很多,想要一下子做成很多东西,比如,我们见到别人家的孩子在学钢琴,自己也去学;见到别人去考证,也去考;见到别人赚钱那么容易,也要跻身于那个行业。

    每个人都想做那只站在风口上的猪,准备“捞一把就走”。

    有时候我在想,为什么我们要这样地逼迫自己呢?为什么会认为自己一定就是那头会飞的猪呢?为什么不能有点工匠精神?

    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一生只完成了一部未完的《红楼梦》。红楼一书,字字是血,曹公当年定然是耗时靡烦,却不与人闻,甚至没有收入,所以四十岁死时只以草席裹尸。在如此贫困潦倒的情境下,他一生只写一本书,而且并不指望靠这本书给自己带来荣华富贵。

    日本影片《入殓师》里,一个大提琴师下岗失业到葬仪馆当一名葬仪师,通过他出神入化的化妆技艺,一具具遗体被打扮装饰得就像活着睡着了一样。他也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好评。

    这名葬仪师的成功感言是:当你做某件事的时候,你就要跟它建立起一种难割难舍的情结,不要拒绝它,要把它看成是一个有生命、有灵气的生命体,要用心跟它进行交流。

    他说的,大概就是“匠心”。

    我无意中,看到一个名为《致匠心》的广告,挺有道理的。里面第一句:“人生很多事急不得,你得等它自己熟”给我印象很深。意思不就是说,心急吃不到热豆腐,不积跬步也无以至千里。许多事都是经过每一步努力,最终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其实,我们都不是匠人,但需要有一片“匠心”如匠人那样有情怀、有态度、有信仰,能够对自己所作的事坚持、投入、不急于求成、少点功利,世界再吵杂,我们的内心保持静然安定。至少对得起光阴岁月,其他的就留给时间。守住一片“匠心”,相信我们对生活会更加安然、从容、投入、享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渐行渐远的工匠精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dbl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