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初第二次进入断舍离模式,因为有半年前的经验,所以这次进入比较利落。
这一次,我希望能比上一次有一些更多的思考,在过程中,我会不断问自己一些问题以便理清自己的思路。我对“断舍离”的理解绝对不仅仅是扔东西。所以在绝不会扔几件东西,删一些联络人,删几个APP这样做一些表面工作。~我要比上一次有一些根本的改变,把这个问题再想的透一些。我在心里这样盘算着。
初期,还是会遇到家人的不理解,我爸说:“差不多就行了,不要搞的身边人不舒服。”(因为有一段时间,我几乎是拿着垃圾桶跟着他们问,“这东西要不要?不要就扔了,你看这么旧了,你还囤什么囤。家里又不是仓库,是住人的地方。你看你看,多余的东西 ,让我们生活在灰尘里自己都不知道~”这样洗脑又或是带着责备的口气,贯穿在整个收拾的过程。
前三天,每天都要扔掉好几个大袋东西,第四天开始,速度慢下来,到了需要思考一下决定怎么处理的阶段,遇到一些纠结的问题:一部分以后或许会用到,可目前有它无它并无大碍的东西,怎么办?等等,停一下,我必须要尽快的决定,我要保管它到用的那一天?nonono,这个时候,假设性的问题可以起到一定的过滤作用:”如果明天要搬家,你会怎么做?对我很管用,又进入良性阶段。
我发现,给自己提假设性的问题,能让我更接近自己最本质的需求。
例如:
如果:明天要离职,办公室里的物品是不是越少越好?
于是,成果迅速就出来了:只留一本本子,一只钢笔,耳机、充电器。水杯。(已经和家里人交代过了,如果我不能去公司,需要他们帮我去公司拿东西,就这几样。)
如果你死了,什么东西像你标签一样会被人时常想起~?(挑三样,其他都可以忽略了)这个用于你找到和自己有关的东西,也许便宜,也许很旧,被你而扔在了某个角落~)
工作也要进入极简模式
如果:我明天就不来了,我如何保证接手的同事能很快接手我的工作吗?
于是,成果出来了,能扫描的全部扫描入档,最大限度的减少纸质材料(减掉了三分之二还要多)。电脑里建立备忘录文件夹,所有重要信息备忘,细到每一个步骤。去掉复杂累赘的中间环节。经常上的网站用快捷键一键进入。更少的手段和过程来实现效果。
家里的一千多张照片,全部扫描保存。照片销毁,影集处理。花了我十个小时,第一次的5个小时,是前一天晚上做好决定,凌晨2点睡不着被自己的想法兴奋到,然后夜里2点半来到公司完成的。然后,这些就被收进了小小的U盘,随身携带,想看的时候或是在家庭聚会的时候,电视机上即可完全展现,全家分享。棒棒哒!同学录参照以上做法。
我用折叠椅和桌子替换现在家里不能折叠的,好处当然是只需要在用的时候打开,不用的时候,空间就有了。
成功说服爸爸,送掉了家里的多出一台电视,并在尝试说服他明年开始停掉有线电视,终极想法是去掉另外一台电视,因为真的很少看,288元一年的有线电视费看一次春晚?是不是有点划不来。
在一次家庭聚会的时候,爸爸把我断舍离的“事迹”拿出来说事儿,多数人是不认可的,尤其听到我无意中扔掉了他一件很珍贵的东西云云~那事儿后来我去垃圾箱一件件的翻出来给他找回来了。大家普遍认为东西可以留个念想,各个国家的货币、邮票、等等,这些我从来没看他们平时把弄过的物品这会儿拿出来说的好像多珍贵似的。我就回了一句,物品本无意义,很大程度上是人为的附加了意义。珍贵的都只会留在心里。但声音很快就被他们另外的话题一带而过了。他们说最近开始研究股市,有的说考虑换大点的房子~~~
我当着我爸的面,扔掉了2次跑马拉松的奖牌,他当时挺意外的,说你不要我要,我没答应,然后我又适时的说了一下我的想法。那次之后,他也有所改变。
记不得在哪里看到,一位大咖说过,大致意思是,你想买一件东西或是想做一件事之前问自己:1、 你想买这件东西 / 你想让别人知道你有这件东西 2 、 你想做这件事 / 你想让别人知道你在做这件事儿。
这话每次都能帮助我找到初心~
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愿望清单
果然,有很多因为看到或听说了一些貌似很酷炫的事情,于是拿来作为自己想达成的愿望,但其实并不太重要。比如骑行青海湖、做健身教练、做salsa 舞皇后等等,倒是演话剧,每天跑步这些在我重新审视之后再次脱颖而出。那就专心做咯~
物品方面,我需要的真的不多。会关注一些让生活简单的智能化的东西。幻想什么时候外出可以空手不带东西,消费刷脸、公交指纹、回家指纹开门,手机嘛,已经可以手表带着。
书,读多少书不重要,有时候一本书就够了,有时候一万本书都不够,重要的是,有多少次的恍然大悟。
~~~~~
我希望一件事情做起来避免绝对的感性或理性,
断舍离说到底也只是个工具,帮助你理清生活,不可执念。
毕竟它不是生活的全部,
我还能听进别人的看法和意见,
适合自己,也让身边人舒服。
今天路过面包店,店里的优惠活动是买30元送15元优惠券,分三次用,果断拒绝。
不办会员卡、不办现金卡,遇到发的苏果卡,马上兑现。
来段我最喜欢的舒国治(这位是清贫美学生活实践者)——《理想的下午》节选,是我目前想表达的想法:
“冷气若我的房东没装,我可以不用,电视我有,然未必多看。若言舒适,冷气和电视未必提供舒适。生活要舒适则工作完了,泡一杯茶,半坐半躺靠着,心情放轻松,这就是舒适了。要找寻令你舒适的时机与来由,而不是依赖什么物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