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最后一天,娃不出所料地搞不完作业;出乎意料的,娃不急不哭不写,彻底躺平了。
只有睡前的闲聊,透出娃隐藏在心底的焦灼和逃避。
(一)不要归因于外在
——“妈妈,暑假你别去上班,我肯定就把作业写的好好的。”
娃不觉得有个做教师的妈妈有多幸福,看不到小伙伴一个人在家封控、假期鼓捣吃的、玩的还写作业的磕磕绊绊,唯独记住了妈妈工作紧急或者郁闷去办公室透口气的几次,想要妈妈二十四小时都在、而他可以选择逃开妈妈的提醒,做个逍遥自在的野猴子。
——“小孩,考虑事情,要把目光放在自己身上。要是你觉得事情做好做不好在于外在的因素,你就永远都做不好。你忽略了自己的能力,夸大了外界的因素。外界的因素可能不相关,可能重要但你把握不了。”
“经常有同事、朋友跟我说,你有两个小孩,不要在意工作是不是进步了。妈妈从来不接受这样的安慰。尽管多一个小孩有点忙、有点累,我还是会考虑自己是不是勤奋踏实、是不是知识结构欠缺。如果我接受了这个借口,就会躲在这个借口之后偷懒,不会有进步了,妈妈就老了。”
(二)不要仅仅期待未来
——“妈妈,暑假一开始我就开始写作业,一周就刷完,就可以跟你去旅游了。”
像极了我们大人哈。除了慨叹“要是当时我……”,就是“到时候我就……”。我们说过太多“等我长大了”、“等我工作了”、“等我结了婚”、“等我有了娃”、“等我有了钱”、“等我有了时间”、“等我退了休”,却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都原地踏步,没有改变自己。
——“小孩,现在要睡觉,明早睁开眼睛就做你想做的事、做你希望的小孩。”
未来肯定会来,我们不迈步前行,未来的我们与今天的我们还是一样。想多说多都无益,干就完了,朝着你想要的目标,做你敬佩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