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看《朗读者》。
其中,这个90岁的老头深深地触动了我。他叫王智量,著名的俄国文学翻译家。
王智量节目中,从开始到最后,他一直在笑,笑得那么单纯,那么爽朗,特别像一个纯真的孩子。
他师从朱光潜,当时北大的校长是胡适。这两个我只在课本中听过的名字,原来他都见过,好像拉近了历史与现实距离。
他谈到了文革期间的劳动改造,他在地里播种填土时就想某俄国文学作品的节奏,一直想,一直想,晚上回家后就把白天所想记录在报纸四周的空白纸边上。等他回到上海,带回一麻袋的小纸条,这就是十四行诗节《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全部手稿初稿。
他谈到了他的母亲。在他上初中时,他的母亲有一次去学校里看他,他却嫌妈妈穿得破破烂烂的,赶走了母亲。过年时,母亲让他回忆这一年中他做的一件错事,他浑然不知。母亲说起了这件事,那是母亲听说儿子病了,走了70里路去学校看他,却被儿子赶了出来,她只好又走了70里路回去。母亲问他,是不是嫌母亲穿得破破烂烂的?儿子听后哭了,跪在祖堂里忏悔。
他感激母亲对他的教育,是母亲让他成为现在的他。
还有一件事,母亲用攒了十多年的钱支持儿子买一本在当时来说的天价字典。母亲经常自己挨饿,帮助家庭度过了那段艰难的生活。
他的短短几分钟,寥寥数语,让我们感受到他的真性情,他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和对母亲的感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