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枢拆古文】|《汉书》《资治通鉴》
汉武帝之轮台罪己
原文
也。而今又请遣卒田轮台。轮台西于车师千馀里,前开陵侯击车师时,虽胜,降其王,以辽远乏食,道死者尚数千人,况益西乎!曩者朕之不明,以军候弘上书,言匈奴缚马前后足置城下,驰言”秦人,我匄若马,“又,汉使者久留不还,故兴遣贰师将军,欲以为使者威重也。古者卿、大夫与谋,参以蓍、龟,不吉不行。乃者以缚马书遍视丞相、御史、二千石、诸大夫、郎、为文学者,乃至郡、属国都尉等,皆以’虏自缚其马,不祥甚哉!‘或以为’欲以见强,夫不足者视人有馀。‘公车方士、太史、治星、望气及太卜龟蓍皆以为’吉,匈奴必破,时不可再得也。‘又曰:’北伐行将,于鬴山必克。封,诸将贰师最吉。‘故朕亲发贰师下鬴山,诏之必毋深入。今计谋、卦兆皆反缪。重合侯得虏候者,乃言’缚马者匈奴诅军事也。‘匈奴常言’汉极大,然不耐饥渴,失一狼,走千羊。乃者贰师败,军士死略离散,悲痛常在朕心。今又请远田轮台,欲起亭隧,是扰劳天下,非所以优民也,朕不忍闻!大鸿胪等又议欲募囚徒送匈奴使者,明封侯之赏以报忿,此五伯所弗为也。且匈奴得汉降者常提掖搜索,问以所闻,岂得行其计乎!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郡国二千石各上进畜马方略补边状,与计对。”
解析
为了公平公正,我把轮台罪己的原文给抄录了下来,其实大家可以不看(偷笑)。毕竟,我们是来讲故事的(明智)
整个诏书,说了三件事。
事件一:让人民去轮台种田,是我不对。
在早期,民众戍边,是一件好事,因为当时匈奴也不是很猖獗,土地也肥沃,百姓也没办法中的办法,去定居。
可是,到了后期,中原的地方也很安居乐业,也很幸福了,所以,愿意去的就少了,这个时候,还强制性的让去戍边,就是违背了人民的意愿。得人心者得天下,这件事情,终于在戍边轮台的时候,让汉武帝幡然醒悟。
所以,他觉得,嗯,是我做得不对,不对怎么办呢,要承认。
(这个时候呢,汉武帝人到中年,朝中大臣们,也多半都弄清楚了他武断任性的特点(没弄明白的,都要么被贬,要么杀头了……)所以,明知道这么做不对,也多半是顶顶嘴也不敢直言进谏了。所以,这个时候,他能醒悟,是对汉朝百姓的一大福祉)
事件二:总是攻打匈奴,是我不对。
这个事情,其实,对于汉武帝来说,他骨子里认为是很自豪的事情,毕竟,自己爷爷没打败(有胜仗,不过败仗居多。),父亲没打败,自己可是总是打胜仗(虽然战胜,可是,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苦了双方百姓。)
所以,想让他承认在这件事情上不对,是个很艰难的事情。于是呢,他找了个借口,没有占卜(古代,迷信也是有的,每逢有大事发生,必占卜。),所以,才攻打匈奴失败了(此刻,他内心已经很是后悔得了便宜还继续追击匈奴这件事情了。只是碍于面子,只能这样自己找台阶下。其实,群臣也心知肚明,皇帝承认错误,可是个破天荒的事情,所以,知道他是在承认错误就行了,不必在意以什么样的形式)
其实,就像感冒这件事情一样,最开始,抗病毒治疗多管用,可是,你用的久了,病毒也耐药了,也在寻找办法,摆脱抗病毒的控制。
匈奴也是,你总是打他,他总是吃亏,时间久了,他就抓俘虏,优待俘虏,来攻打汉人(其实,也是为了自保,也是为了利益)。所以,慢慢的,汉武帝那一套,也不好使了,也会吃亏,打败仗。(罪己诏书中提到的李广利,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贰师将军就是这样被俘虏的,被匈奴诱敌深入,针对了)
所以,汉武帝承认攻打匈奴不对,也为后来的休养生息打下了还算不错的转折。
事件三:我要休养生息。
这个时候呢,汉武帝身边,已经没什么出名的大臣了,为什么,避祸。晚年的汉武帝呢,有点任性(其实,他一生都很任性,不过,因为确实有能力,所以任性也有资本,不过,晚年的任性呢,就有点老小孩儿的意思,再加上追求长生不老,所以更是暴躁),所以,身边呢,都是些顺着他的人。
既然是顺着,多半是哄着,肯定有欺上瞒下的勾当。
所以,这个时候,他觉悟了(也有些大臣,用故意试错的办法来警醒他,而一旦醒悟,也发现了所有事情的来龙去脉。)在要人民,要疆土的选择天平偏向了人民。
如果只是说这三件事,还不足以让轮台罪己千古留名,关键是,这是一个皇帝说的,就很难能可贵了。就好比,我们没钱的时候,可以说自己不会怎样怎样,可是真的有钱了,还很律己,就更难得。
所以说,站在权力制高点,没人能够(至少在汉武帝的时候,没有人能够制裁他)绝对的制裁他的情况下,还能写出这样的诏书,绝对是前无古人。
至于影响,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穷兵黩武带来的经济的崩塌和人民的水深火热的生活。而也给后世的君王的自我反省留下了深刻的先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