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市井里的吆喝声

市井里的吆喝声

作者: 那山那海那小屋 | 来源:发表于2024-05-01 06:48 被阅读0次

文/那山那海那小屋

郑重声明:文章首发原创,文责自负。

俗话说:“干啥吆喝啥。”在街头巷尾、家属楼院市井里,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便成了招揽生意,推销自己最响亮的口号,以致于形成各自独有的特色,久而久之,远闻其声,便识其人。
一  收破烂的老人

好多年前,工作单位还在老城区,居住也在老城区一个旧的家属院里。无论是在单位,还是在家里,经常会听见一个收破烂的吆喝声。他的吆喝声很是与众不同,声音一点也不响亮,而是极度低沉,好像是攒足了劲,却不能用舌尖发音,只是一股气流从喉咙里喷薄而出,感觉那声音不是发自嘴巴里,而是发自喉咙深处。

第一次听到这个吆喝声是在单位,办公室在临街二楼,不忙的时候喜欢伫立窗前,看街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谁卖旧报纸、烂纸箱!”

独具一格的吆喝声吸引了我的注意,很是好奇,拉开窗户,想瞅得更加仔细些,循着声音望去,在川流不息的人群里,发现一个穿着黑白不太分明上衣,头发花白的老人,正拉着人力车,边走边吆喝着,走走停停。

恰好有一些旧报纸和废纸张,不如卖给他,顺便看看他,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

我趴在窗户上想喊他,却怎么也张不开嘴,心里没有一点高声喊叫的勇气。憋得实在不行,扭头便跑下楼去,边跑还边想,但愿他还在那里,好像是在赌一把自己的运气。等跑到大街上,看见他正拉着车往前走去。我依然没有远远喊他的勇气,径直走到他面前时才怯生生地问了一句:“收废品吗?”说完后连自己都觉得好笑,明明知道人家吆喝着收废品,还问人家收不收废品,这不就是完全彻底地说了一句废话嘛!这时我完全瞅清了他的长相,心里猛地一惊。一张晒得黑而发红的脸庞上,只有两只眼睛和正常人一样,没有看见鼻子,只有两块圆圆的小肉球像是粘在鼻子的位置上,嘴巴右上唇缺失一大块,缺失的嘴巴和缺失的鼻子连在一起,嘴巴和鼻孔衔接处有一个大窟窿,黑黑得深不见底。这时我才明白他是一个严重的兔唇病老人,怪不得他的吆喝声与众不同。

我忽然站到他的跟前他也是猛的一怔,听到我问他的那句废话,点了点头,好像从那黑洞里发出了“嗯嗯”的声音。

把他领进办公室,清理所有积攒的报纸和废纸。他边认真地归类捆扎,边提醒我再检查一遍,别把有用东西混到一起卖掉。等他收拾停当准备称重的时候,我说:“不用称了,送给你了你拉走吧!”他憨厚地挠了挠头,嘴里含糊不清地说了一句听不大清楚的话,依旧称了重量。我说着不用给钱了,他依旧从裤兜里掏出一个白色塑料袋,一层层地剥开,里面一叠不同面值的纸币,按大小面值规整地扎在一起。我推着他的手,让他把钱装起来,他明显加快了速度,很快抽出钱丟到桌子上,拎起蛇皮袋背起就走,我看了看桌子上的钱,望了望他佝偻的背影,心里却有些不是滋味。

自此,每当有废品要卖时,总是等着他的吆喝声。

二  卖卫生纸的妇人

谁要卫生纸……”

老城区大街小巷每天都会听到一个叫卖卫生的吆喝声。

那是一个妇人,约莫着有四十来岁,矮矮的个子,瘦弱的身体,长得面黄肌瘦,一撮干燥且发黄的头发歪歪扭扭地盘在头顶,整个人看上去像是营养不良,病殃殃的样子。

她就是整天游街转巷吆喝着叫卖卫生纸的那个妇人。

她的吆喝声很是特别,沙哑,而且沙哑很厉害,整个吆喝声都是断断续续的,远远听去,短短几个字,都有些残缺不全,似乎比起歌手杨坤、阿杜唱的歌声还要撕心裂肺。仅听吆喝声就替她捏把汗,生怕她有一天彻底吆喝不出来。

有人心疼她,曾建议她用个提前录好音的小喇叭,反复播放,可以省点力气,歇一歇嗓子,可是她依然如故,不知道是不舍得花钱买小喇叭,还是怕老客户听不出她熟悉的声音,她那沙哑严重的吆喝声依然在街头巷尾里飘荡。

每天,她脚踩着三轮车,拉着几大包卫生纸,嘶哑地吆喝着,不知疲倦地奔波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天天如些的辛苦。其实也能想象得到,一天根本也挣不到几个钱,可是她依然还是如此的执着。

听说,她生活得并不幸福,丈夫是个不成摊之人,赌博、酗酒样样占全,她辛辛苦苦挣的那几个钱,尽数被老公抢去,酗酒后被挨打也是常有的事。为了孩子有一个完整的家,她选择忍气吞声,心里和身上却是伤痕累累。

命运不知道掌握在谁的手里,天天在街上游荡却不知何去何从,也是一个苦命的女人啊!

三 卖西瓜的汉子

每当从繁华热闹的府前街步行街路过,离得老远就听见一促紧接一促的“瓜瓜瓜……”的吆喝声,引得路过的人们不由得循着声音望去,看见一个低矮的中年汉子正起劲地吆喝着叫买西瓜。

一辆三轮车后边放了块木板,木板上是一个透明玻璃做的像鱼缸一样的匣子,里面整整齐齐摆放着一排削了皮的西瓜瓤子,用小木棍儿串着,一串串被稳稳地插在匣子里面的木板上,像一件件鲜红的月牙形兵器,等待着主人拿握在手里。

中年汉子抱着一个西瓜放在木板上,一手按着西瓜,一手持刀在手里轻轻挥舞,瞬间滚圆的西瓜变成了月牙儿,

“噌噌噌”又几刀,便脱去墨绿色的外衣,拿起小木棍一串,一件件月牙儿兵器便打造完成,整套动作十分娴熟,如行云流水一般,一气呵成,绝不拖泥带水。于是为他留下了大把的时间去吆喝,去招揽顾客。

路人听着他“瓜瓜瓜……”如青蛙般的鸣叫声,欣赏着他切瓜、剥皮、串瓜一系列动作流程。有的指指点点、评头论足;有的嘻嘻哈哈,拍照留影;有的走上前去买上一串两串,以示捧场。

卖瓜汉子脾气很好,脸上总是带着笑,无论买与不买只要有人凑到跟前,他便热情地打着招呼;无论熟与不熟有人答腔,他都欢喜地开着玩笑。好像他就是天生的乐天派,无论生活里有多么苦,他每天都是嘻嘻哈哈地笑。

其实,很多人都知道他真实的情况,日子过得并不怎么好。很多年前做大蒜生意,遇到了行情不好,一下子亏了一百多万,整天被要债的踏破门槛,他被债务压得喘不过气,被逼得实在没办法,只得骑上三轮车做起了卖西瓜的小生意,一边维持着生活,一边攒钱还债。

这么多年过去了,不知道他的债还得怎么样了?他十几年如一日,早出晚归出摊、切瓜、剥皮、串瓤、吆喝、攀谈、嘻笑,早已融入到城市市井的烟火气里,也深深烙进人们抹不掉的记忆里。

相关文章

  • 早市

    吆喝声声不绝耳,市井生活百姓忙, 土豆白菜胡萝卜,吃到肚里身安康。

  • 《小确幸》

    庭里的花椒冒了绿芽, 石凳上的爷爷一直凝望门口, 我在早上六点二十醒来, 在清早市井的吆喝声里路过人间, 给安静的...

  • 市井

    市井 ~拳头车水马龙的喧嚣以及大呼小叫的各种吆喝声没有夜的黑昼的白没有四季的冷暖和阴晴市井就如画在那里穿梭着附近的...

  • 巷子里的吆喝声

    “换纱窗! 换纱窗! 专业换纱窗!” 一只小屁车, 走街串巷。 早晨一个腔, 中午一个调, 傍晚一个音, 捏成一个...

  • 巷子里的吆喝声

    每天早上五点半,稀疏的几颗星星还在天上挂着。“卖包子啰,新鲜出炉的小笼包,豆沙包,麦香包,鲜肉包,蒸饺,馒头,想吃...

  • 市井里的生活

    市井里的生活 文/束雨竹 六月的天气说变就变, 刚刚下完雨,天空笑出了半片, 而另一边, 绚烂的太过张扬,令...

  • 记忆里的吆喝声

    这几年回到家乡,发现街上开店的、摆摊的多用扩音器代替吆喝了。也不能说是代替吆喝——只是把吆喝声录制好了,一遍一遍的...

  • 穿过市井里的烟火

    中秋回老家,长途城乡客运两个小时的行程。 刚出成都东汽车站时,汽车似乎还是一个精神振奋,斗志昂扬的中年人,在宽阔平...

  • 市井里的孩子(序)

    市井是我人生前半叶奋斗的地方,因为我生于市井,长于市井,跌跌撞撞地身处市井,这一切或许是对缘的微妙禅修。市井...

  • 市井里的孩子(一)

    乡土离不了泥土,乡下人以种地为最普通的谋生方法,而最明白泥土的可贵。八十年代初一批黏在土地上且勇敢的乡下人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市井里的吆喝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dkf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