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宁德文史
宁德那些年的小张学士张以宁

宁德那些年的小张学士张以宁

作者: 宁德城市资讯 | 来源:发表于2018-10-03 20:44 被阅读0次

张以宁(1301~1370)元末明初文学家。字志道,因家居翠屏峰下,自号翠屏山人,古田(今属福建宁德)人。有俊才,博学强记,擅名于时,人呼“小张学士”。泰定中,以春秋举进士。官至翰林侍读学士。明灭元,复授侍讲学士。奉使安南,还,卒于道。

据历史记载元大德五年(1301)张以宁出生于古田一个世宦家庭。其祖、父都当过地方高官,并皆以持廉守正、不敛钱财著称。因此,其家境一直并不富裕,且因家口众多,生活还略显拮据。张以宁“天赋神采”,自幼聪颖好学,博闻强记,并极具正义感和过人胆识。八岁时,曾只身前往古田县衙公堂,为伯父冤案与达鲁花赤(即县尹)木薛展开讼辩,并赋《琴堂诗》,引证详赅,使县尹折服,当堂释放其伯父。

延佑二年(1315年),张以宁前往宁德,受学于闽东理学名士韩信同,成为朱熹第四代嫡传弟子。张以宁深受儒家理学影响,立志于“兼济天下”。他常通宵达旦、废寝忘食地学习,生活却极为俭朴。韩信同称赞其“忧道不忧贫”,并给他起学字曰“志道”。

泰定四年(1327),张以宁中进士,授浙江黄岩州判官。当时,黄岩一带海寇与本地恶霸相勾结,活动猖獗,杀人越货,无法无天,官府不能治,致使民心大乱。前任州判岑士贵因惩治恶霸而遭投毒遇害,邑官皆惊悚。张以宁在上任途中,即遭匿名信恐吓,要他放弃剿寇。张以宁不畏海寇威胁,扶岑士贵灵柩发誓,要擒尽海寇。贼寇闻风又改用巨礼请乡绅行贿,张以宁怒斥曰:“不义而富且贵,浮云耳,吾岂受之?”

张以宁不畏威逼不为利诱,坚决组织民众对海寇进行清剿。他以一介儒生,持刀上马,身先士卒,巧设潜伏妙计,大挫海寇。此后,地方得以安宁,百姓安居乐业。因此,张以宁受到当地民众的敬仰和朝廷的高度评价。张以宁在黄岩任上因刚正不阿,触犯豪门,莅任不久即被罢官。此后流落江淮之间达十年之久。

至元二年(1336),张以宁继升扬州路真州六合县尹。在任期间,他勤政廉洁,察民情,恤民生,免课税,“有惠政及民”,很快得到当地民众的拥戴。张以宁的家庭负担沉重,一家十几口人,只靠其有限的薪俸勉强应付,度日维艰。然而,他为官严于自律,从不生贪念,不收受钱财。他常告诫属下说:“古人有戒,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汝等当从之。”同年冬,张以宁因家母陈氏病故,解官丁忧。因其一向清廉,家用贫乏,故买不起与家母体形相配的棺材,只用了一口廉价的小棺,无法做足乡土例行的丧葬礼数厚葬家母,曾一度被乡人和宗亲误以为不孝。

至正九年(1349年),张以宁被征国子监助教,后历任博士、祭酒,累官至翰林侍讲学士、知制诰兼修国史,授中奉大夫。张以宁在元大都为官二十年,颇有政声。他重义轻利,不营私财,仓里经常空空如也,以致家人有时难免挨饿受冻。但他却常以徐君挂剑自勉,时人莫不称道。明洪武二年(1369)六月,张以宁受皇命为钦差大臣,携典簿牛谅,前往交州封陈日煃为安南(今越南,时为中国藩属)国王。明太祖对此次出使寄予厚望,他对张以宁说:“安南自古为我邦属地,然元朝连征而不服,实顽蛮也。今交州来表,诚为转机,朕命卿使封之,必不辱使命耳。

十月末,张以宁等至边境珥江。时陈日煃病卒,其侄陈日熞嗣位,代掌国事,遣其臣阮汝亮赍重金厚礼欲送张以宁,乞讨诏印。张以宁义正辞严,断然拒绝重礼,坚决不授诏印,亦不过珥江。他要求安南国依例举丧,并按中国礼仪服丧三年,行稽、顿首之礼,陈日熞答应了。张以宁写了奏信,派牛谅回京,向明朝廷请示,自己则忠于职守,以风烛残年之躯,滞留珥江候旨达半年之久。洪武三年(1370)正月,牛谅等回京,将张以宁信呈奏。太祖“再三览之,喜不自胜”,对张以宁出使而知权变,不辱使命,甚为欣赏,称张以宁为自己“思慕”十数年未得的“贤臣”,并多有赞辞。遂下封新安南国王诏,并题御诗赐赠以宁,极尽赞赏、爱怜与思念之意。张以宁在安南完成了几项重大使命:一是确定中国对安南的宗主国地位,建立两国和睦邻的友好关系;二是向安南传授中国的礼仪,传播中华文明;三是不接受安南国的馈赠,体现中国使节的清廉形象。

▍内容来源:百度百科雷菲云宁文宁德城市资讯编辑完成

▍图文编辑:宁文策划

相关文章

  • 宁德那些年的小张学士张以宁

    张以宁(1301~1370)元末明初文学家。字志道,因家居翠屏峰下,自号翠屏山人,古田(今属福建宁德)人。有俊才,...

  • 没有两片树叶是要完全相同的

    作者张子兵 水城朱莹。云散月明。艺海永裕胸襟。志愿宁宇耳目。宁德余...

  • 宁德霞浦赤岸十八学士传说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在霞浦的赤岸出了个十八学士,那么这十八学士怎么来的呢?传说在霞浦的赤岸后山后面山上有十八个穴脉...

  • 张小张,和他的1126

    张小张有过很多女朋友,其中与李小姐在一起的 时间最长,超过6年。 2006年11月26日,是张小张能记得起来的...

  • 宁德那些年宁古管道不为人知的走法

    前人行善积德,千百年来,汇集千家财,万众力,修桥铺路,建亭立驿。那南来北往,纵横交错的商旅之途,号称官道,其实全都...

  • 宁德周宁那些年的周道兴

    周道兴,号仁山,周宁县狮城人,清道光七年(1827)生。父志京,疏财好义,在政和一带肩挑买卖,养家糊口。志京曾于政...

  • 宁德那些年的灵霍文史

    去县趏灵霍”,人们已无法弄懂这句民谣盛传的年代了,谣谚 “去县趏灵霍”全句意思说,乡下人去一次县城很不容易,如果到...

  • 宁德霞浦那些年的江边堡

    江边堡位于霞浦城关北向约五公里处,今属松港街道,叫“江边村”。江边村是闽东最早的古村落之一,北枕横山,赤岸溪由西向...

  • 宁德福鼎那些年古老渡口

    清乾隆年间福鼎设县之初,福鼎境内便有十八个渡,分别为:水北渡、桐山渡、流江渡、钓澳渡、店下渡、澳腰渡、店头渡、后胆...

  • 人心不足蛇吞象

    小李是一普通农民,小张是一渔民的女儿,那些年因为小张父母兢兢业业的养鱼,效益要比种地好一些,因此小张家比较丰盈,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宁德那些年的小张学士张以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dlt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