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的时候解读精神胜利法,我读到的是 acute自我保全。后来参照其他了解到阿Q的逃避意识,活在自我幻想里,这才是阿Q的悲哀之处,不去改变现状,用麻痹来取得暂时的安乐。同时是受害者,又作为七强凌弱的受害者,成为封建奴性,的代表之一,所以总的来说,阿Q是个悲剧人物,这和现代人为了寻求精神安慰宽慰自己不一样,这是一个不敢直面现实的人,我从自己身上找到了点影子,自我麻醉,自我逃避,不敢直面现实。
《氓和孔雀东南飞》时,我有意识地联系学生,生活设计的主问题分别是婚姻不幸的根源,焦仲卿和刘兰芝在捍卫爱情时分别做了哪些努力和抗争?从中发现两人的性格特点。拓展到陆游大宅门里头的九红。比较得出强势婆婆,妈宝男强势女之间的不相容,妈宝男在其中起到的调节作用。而婆婆对媳妇的不容忍,很多时候是源于媳妇的不合规矩,不利于家族的发展。
大宅门中婆婆与杨久红的排斥,儿子的懦弱。媳妇熬成婆为何如此狠毒。一是为了保全门风之正派。有时候被压抑的占上风会释放出更多的戾气。而下文的叙述有些刻薄恶毒,仅是心理学的瞎掰
一个人长期付出,却得不到关爱,内心必然会积累怨气。 白文氏面对比自己强大的对手时,不能暴露自己的黑暗面。 只有面对比自己弱小的对手时,她才敢彻底释放内心的攻击性。 因为她知道,无论自己有多过分,杨九红都没有还手之力。 于是,不知不觉间,她从被长期压制的儿媳变成了主动迫害自己儿媳的恶毒婆婆。 白文氏的黑暗面,不仅投射在儿媳杨九红身上,也投射到了女儿白玉婷身上。 白玉婷看上了戏子万筱菊。但她深知母亲绝不会同意这门婚事,所以母亲在世时,她不敢任意妄为。 等到母亲去世后,她才和万筱菊的照片成了婚,实现了自己的心愿。
武志红说,每个人的人格都是多面的,有A面,就有-A面。 “人格与负人格,是A与-A的关系,而在自我觉醒的路上,最重要的就是对正负人格的整合。” 比如,一个看似很外向的人,可能最喜欢在家宅着。 一个对朋友慷慨仗义的人,可能对家人锱铢必较。 武志红认为,人格里的A面越明显,其人格分裂程度也越高。 当一个人成道德完人时,ta内心必定苦不堪言。 白文氏是女中豪杰,她的人设几近完美。 她满足了所有人的心理需求,唯一没有满足的,是自己。 越完美,就越压抑。
所有关系,都是人内心的自我投射。所有关系的核心,都是人与自我的关系。 她内心的A与-A,极致的纠扯着她,才有了剧中她呈现出的样子。 时至今日,依旧有很多婆婆活成了“白文氏”。 她们不知道,与自己媳妇间的剑拔弩张,很多时候不是来自于真实的矛盾,而是来自于她们自己。 德芬老师说,“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 我们所看到的所有实相,都是我们内心真实想法的投射。
时刻关注自己的内心,觉察自己的情绪和意识,允许自己不完美,才能疗愈内心的创伤,创造出和谐的关系模式。
课堂生成,学生想到了薛之谦的歌词.相见时难别亦难之类的歌词。
《离骚》第三段设问,屈原说了三句狠话,那三句?结构层次就里出来了。屈原是个什么样的人,这段话教给你一个什么样的屈原?——个性的,倔强的,正道直行的,独醒的屈原。浊而不泥的屈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