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玩艺术品
青花抱月瓶真的很常见?

青花抱月瓶真的很常见?

作者: 荒唐忆梦 | 来源:发表于2018-11-05 09:23 被阅读0次

抱月瓶是清代的一种瓷器。亦称“宝月瓶”。小口、直颈,颈侧双耳,因瓶腹似圆月,故名。外形最早源自宋元时期流行于西夏的陶制马挂瓶,左右双系,用以挂于马鞍之侧,极具民族特色。明代永乐、宣德景德镇窑常见器物之一,雍正早期烧制,后停烧。乾隆时又有烧制,多为青花。

抱月瓶外形最早源自宋元时期流行于西夏的陶制马挂瓶,左右双系,用以挂于马鞍之侧,极具民族特色。明代以青花为装饰,结合抱月瓶自身独特风格,将色彩与器形完美融于一体,使其发展成为陈设用的艺术品。抱月瓶以永宣时期最负盛名,其中蒜头口抱月瓶于康熙、雍正两朝多有仿制。乾隆皇帝更是喜爱有加,因此抱月瓶成为清代乾隆一朝重要的陈设瓷器之一,外形与花样也随着御窑厂不断创新而变化多样,异彩纷呈。

清乾隆 青花釉里红海水龙纹抱月瓶

此式扁瓶系受西亚金属器影响而出现的器形,肇始流行于永宣时期,清雍正、乾隆二朝御瓷对其均有摹制与化裁,并较之原型更见清秀,在清宫的正式名称为马挂瓶。乾隆皇帝对此式样甚为钟爱,多次谕旨唐英为之烧制,存世所见品类繁多,可见当年烧造之盛。

一为直口,器形圆硕,绘釉里红正面立龙;一为撇口,器形修长挺拔,绘饰釉里红侧面立龙。二者皆存世稀少,本品属前者式样。直口短颈,左右附饰二如意形耳,扁圆腹,圈足,造型玲珑别致,器身前后均绘饰立龙海水纹,以青花绘祥云与波涛,以釉里红绘画正面立龙火珠纹,并巧缀青花点睛。龙体雄硕遒劲,姿态威猛大气,海浪祥云于旁烘托,颇具藏品出手渠道,壹三壹翰海零壹柒壹保利叁〇零肆横空出世之气概。所施青花与釉里红一色皆秀美自然,各见精彩。在清宫日常生活中,此瓶既可作为典雅的陈设瓷器,亦属上品花器,供插花之用,一如清宫旧藏《嘉庆行乐图》所绘釉里红扁壶,置于庭院案桌之上,插以春花二枝,逸致毕现。

此瓶另一值得称道之处即为釉里红的烧造。瓶壁的釉里红龙发色浓艳,色调纯正并浓淡有致,显示出乾隆朝御窑对釉里红这一高难度品种的掌控已然成熟,而这又与皇帝的亲自督促密切相关。

青花八吉祥纹双螭耳抱月瓶

此瓶直口,粗颈,扁圆腹,下置椭圆形圈足。颈肩饰双耳,又称云耳腹部两面中心有圆状凸起。通体青花装饰,口沿处为回纹,颈部为缠枝花,腹部两面绘回纹一周,中心为朵花纹,外环以莲瓣纹内绘轮、螺、伞、盖、花、罐、鱼、肠、八吉祥纹,腹侧绘缠枝莲纹,外底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抱月瓶腹部呈圆月形凸起,又称“宝月瓶”。始烧于清雍正,流行于乾隆一朝。除青花外,尚有黄地青花、颜色釉等品种。乾隆时期瓷器,瓶尊等琢器颈肩部,常附加装饰性双耳,其实用之外,更重要的是使器物获得视觉平衡与完美的装饰。所见有鸠耳、螭耳,戟耳、象耳、如意耳、夔龙耳、铺方耳、牺耳、贯耳、蝙蝠耳等。 

“八吉祥”即“八宝纹”,源出藏传佛教。作为吉祥图案装饰瓷器,始于元代。其排列有相对固定的次序,清代为轮、螺、伞、盖、花、罐、鱼、长的顺序排列。满清入关,效元人推佛教为皇室信仰。元代及永宣一朝的佛教题材及器物造型,相承有变地推陈出新。 

  此瓶庄重典雅,青花色泽纯正清丽,画工笔触严整而不失流畅之致。清新的画意与秀美的造型,和谐地典为有清一代青花御制瓷器的神逸。这一形制的 “宝月瓶”,多见大器,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藏有清乾隆青花八吉祥纹双耳瓶,尺寸为五十厘米的大器。此瓶尺寸略小,玲珑又具大器气派,应为皇帝书斋内堂的清供,民间藏存甚罕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青花抱月瓶真的很常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dpj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