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固定时间+场景的阅读约定,或者也可以约定阅读量
2.选择可以快速阅读的书?
需要符合什么条件?
无核心线索贯穿全文,章节间相互独立
3.每天拥有一个不同于前一天的阅读书目—确保拥有一定质量的读书密度
4.手机闹钟响后,用手机晨读10分钟(是否必须,仍需商榷)
如何让阅读有效
1.让读写结合,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无需严肃化,神化读书
2.摘录式阅读的重要—非照抄,而是经过消化后的摘录
3.寻找书本中最精华的那一行—或者可以做成一个一句话推荐一本书的栏目(单本书或书单都很合适)
4.12本书为单位,做一次回顾和书单总结?(共鸣,欣赏,后续延展阅读)甄选最佳,定期盘点,回顾(周,月,季度,年度的频次?)
5.手抄最佳(加深理解,方便信息取舍,方便回顾)
6.A5笔记法—学会阅读中的断舍离,不能太贪心
(作者简介,内容、事实论据,情绪、夸张、排比都渲染情绪的段落)
7.四个步骤:序言,目录—开头,结尾各5分钟—确定关键词—多种阅读节奏
8.好书拥有好目录
9.成熟的商务读本,拥有层次分明的结构:
1. 开局 提出主题或观点
2. 中局 举例展开说明主题,用论据论证观点
3. 结局 基于事例及论据,再次确认主题或观点
我们可以根据需求跳读
10.找到需要细读的部分
a.明确阅读目的
b.根据阅读目的找到关键词
c.有目的性的细读相关关键词的内容
11.找到舒适的阅读节奏
12.不要为了记住而阅读(没有重点线,不要在书本上涂写)
13.
1. 如何选择要阅读的书籍?
a.找一天策划周阅读计划,一日一本视作等闲
b.打破兴趣壁垒,拓宽喜欢的广度(可以尝试每周阅读计划里都有一本自己不曾看过的书的类型)
c.没法快速阅读的书籍可以写在计划中,但并行阅读。
2. 如何获取要阅读的书籍?
3. 如何管理阅读完毕的书籍?
1.学会与读完的书体面告别
2.定期整理书架
彼时知识面有限,无论什么音乐,听起来都会觉得是新鲜的。因此听音乐就相当于吸取新东西,非常愉快。
不仅仅是听音乐,这类体验想必各位都曾体会过。
我经常希望,自己能够不忘13岁时的心境,用当时的状态来聆听音乐,阅读书籍。虽然,这也许很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