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仁龙巴
走在四十岁的年纪,读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实在有不少共鸣。
年少轻狂的记忆犹在眼前,岁月却已磨平了我的棱角。随着躯体的一天天老去,我掌握了绝好的技巧隐藏在人群中,得以平静度日。偶尔暴露出一两句“惊天之语”,才恍惚着提醒自己,格格不入的内心还没有彻底死去,我还是想挣扎着做自己。
当然,《黄金时代》的主人公王二才算得上是真正的特立独行,无论是思想还是行为。在他面前我那一点点的轻狂简直不足为道。老实说没怎么看过知青文学,我也不知道知青到底是什么样的,真如小说里那般疯狂吗?
我身边没有当过知青的长辈,唯一一对是前男友的父母,分别从北京和天津下乡到山西,真后悔早些年没有听听他们讲以前的故事,我或许就更能理解王二在二十一岁插队云南的生活经历。
知青插队的大背景自然和那段特殊的历史逃不开关系,每每读相关的文学作品,内心备受煎熬,总有种无法宣泄又难以走出的巨大悲痛,即便是季老用轻松幽默的笔触写下《牛棚杂忆》,那种血淋淋地迫害仍然让人无法想象。
《黄金时代》里也有批斗,王二和陈清扬还经常出斗争差,但看不到残忍,相反还有些随性自由,甚至是一点点的精神享受;也有矿院贺先生忍受不了迫害跳楼自杀,但那毕竟是少年眼中的记忆,且这份记忆里更多的是对死的思考。所以,让我对知青的身份更多了一重好奇。
另外,我也突然想起,那个岁月参与其中的红卫兵、小红卫兵不正好是青春期吗?青春期啥特点?天不怕地不怕,怎么惊天动地怎么来,所以,好像每个人都特别疯狂,能干出一堆傻事来。他们是怎么走出青春期的,这一点也点燃了我的好奇心。
这一番想象,足以看出50年代走过的二十年和70年代走过的二十年差异太大!时代造就了一代人,也造就了独有的文学作品。
我读的这本《黄金时代》是王小波逝世二十周年的纪念版,因此里面附送了一个信封,装着王小波写给他敬佩的许倬云老师的亲笔信(复印件)。信中最好地诠释了王小波在《黄金时代》中对写性的理解,正如他所说,“生活就是如此,又何须掩饰?”
的确,在读这本书时,就是那种简单的自然的本能的性的需求,没有丝毫媚俗之嫌,也没有任何警醒说教的意图,让你从复杂的人性回归到自然。
只是我从没想过,王二生命中的四个女人,扮演者不同的角色,一个代表友谊(陈清扬)、一个代表真爱(小转铃)、一个代表初恋(线条)、一个代表婚姻(二妞),在性这方面最自然和满足的居然是和代表友谊的陈清扬,我从没想过友谊和性还可以建立联系,以为只有爱情和婚姻而已。
刘心武评价这本书,“我细读了《黄金时代》。不是一般的好。太好了。”
我却不能只用一句话精辟概括出它的好来,于是有了这篇读后感。
100天读33本书——第12本《黄金时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