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生问题杂货铺读书
童年时期的疼,成年人心里的伤,多是原生家庭下的毒

童年时期的疼,成年人心里的伤,多是原生家庭下的毒

作者: 莫定格 | 来源:发表于2019-02-18 14:20 被阅读121次

——出嫁30年仍需资助亲弟弟!姑姑的现在,是否就是我的未来

1.

朋友亚楠的弟弟亚鹏过年带女朋友回家了,爸妈计划在县里给弟弟准备婚房,让她和大姐每人掏五万块钱。

得知了亚鹏的工作情况后,我问亚楠:“那以后他还这个钱,压力得挺大的吧。”

亚楠叹息道:“还什么呀,虽然是给弟弟婚房用,但这算是给我爸妈的,他们养我这么大,就当是孝敬他们了。”

我沉默了,要知道在这个消费不低的沿海城市,毕业刚两年的亚楠,是每个月省吃俭用,才攒下的这五万块钱。

因为从小被父母灌输“好好照顾弟弟”的思想,亚楠曾以为所有的家庭都该如此,长大了在外闯荡,才知道这只是家乡才有的习惯。

亚楠说,家里的女孩在经济上支持男孩,算得上是家乡的风俗了,即便有点心不甘情不愿,也无力反抗。

不仅是她和姐姐,连出嫁三十年的姑姑也要出钱,为弟弟的儿子置办婚房。

我和同为独生子女的表妹对此感到不妥,成年后我们就算是独立的个体了,“亲兄弟明算账”,父母总要女儿的钱补贴儿子,不知算不算另一种形式的掠夺。

后来一想,原生家庭的情况不同,观念不一样也就理所应当了。

中国传统讲究“百事孝为先”,孝顺的方法有多种,以父母的“重”为重,在很多人看来就是孝。

也有很多人,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以换取家庭的和睦。

就像亚楠,虽然心有余悸,害怕自己像姑姑一样,即使有了自己的家,五十多岁了还得为弟弟出钱出力,但为了不被父母指责,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

只是不知这种家庭体系的影响力,还要持续多久。

2.

不健康的家庭能制造多大的杀伤力?

苏珊·福沃德博士在《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一书中提到:

有毒的家庭体系就像高速公路上的连环追尾,其恶劣影响会代代相传。这个体系并非你的父母所发明,而是从先辈那里继承的一整套逐渐累积而成的感受、规则、交流、观念。

苏珊·福沃德是美国知名的心理治疗师、演说家和作家,创办了私人诊疗中心。

她接诊了众多的成年男女,发现不健康的原生家庭会影响子女的性格和认知,并且这种影响会延续几代。更令她诧异的是,大部分人沉溺其中而不自知。

因此,苏珊·福沃德结合多年的实际经验,著有《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一书,分析了“有毒的父母”的特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帮助受困于原生家庭的人得以解脱。

苏珊认为,“有毒的父母”可以总结为这6种:

不称职的父母:忽略孩子的天性,更注重自己的感受。他们没有履行父母的责任,把自己处理不好的事情丢给孩子,让孩子失去了情感的寄托。

操控型父母:总把子女当小孩对待,不管他们做什么事都要干涉,即使是子女已经成年。最常见的是用“为了你好”,“别人家的孩子”,或者是通过经济手段进行操控。

酗酒型父母:擅长伪装和推卸责任。他们会否认自己酗酒,或者说喝酒是因为压力大,或别的什么原因,总之不会是自己的问题。这种原生家庭的影响更普遍,据调查显示,酗酒型父母的孩子成年后,有至少四分之一也会成为酗酒者。

身体虐待型父母:比其他类型的父母更容易愤怒。通过打孩子的方式实施教育,往往会造成比身体伤害更严重的心理伤害,孩子成年后容易愤怒的比例也很高。

语言虐待型父母:习惯性的对孩子冷言恶语。言语虐待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父母习惯性的辱骂、贬低,会对孩子的自我评价造成致命的打击,产生自卑、自责等负面情绪。

性虐待型父母:对孩子来说,性虐待难以启齿,但伤害最深,经常留下一生的阴影,对亲密关系再难有安全感。

成长环境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影响极大。如果说孩子是鱼,那么由父母构成的原生家庭就像是水,无论游到哪里,鱼都会受水质的影响。

3.

成长环境会对孩子造成怎样的影响?

倪萍老师在《姥姥语录》中感慨:“我的欢喜来自姥姥的假戏真做,每天都有赞美,每天都有夸奖,这样的孩子能不自信吗?”

每个孩子都会淘气或是犯错,被对待的态度不同,铸成他们不同的心性,自信或自卑,就在家长的一次次评价中形成。

有毒的父母会让孩子容易产生这几种情绪:自卑、自责、缺乏安全感、容易愤怒、缺少自我认同感……

而这些情绪,往往会伴随一生。

论原生家庭的影响,有网友曾说:“在充满爱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他们身上那种强大的自信和安全感,是我这一辈子都模仿不来的。”

即使知道自己存在的问题,但每每面对类似的事情时,还是避免不了陷入相同的情绪中。

另一方面,“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由于很难拒绝父母的要求,或摆脱父母的情感寄托,成年后不安的情绪会更加明显,甚至影响我们的判断和行动。

武志红老师曾说:“家,是爱与温暖的传递通道,也是恨与伤害的传递通道。但孝道让我们只看到前者,而否认后者的存在。”

因为从小受家庭环境的浸染,很多原生家庭带来的疼痛,我们或是选择视而不见,或是根本无法分辨。

武志红老师有一位咨询者,他提及自己偶尔有杀死妻子的冲动,经过细致的询问才发现,每次这种冲动都是在妈妈与他们同住半年后产生。他内心真正想杀死的人其实并不是妻子。

现实中,他是个很孝顺的人,对女性也很尊重,从未与任何女性发生过冲突。

只是,经过心理咨询才能发现,内心潜藏的愤怒和焦虑,已经转化为别的想法表现了出来。

有些人多疑、敏感、缺乏安全感,总以为是性格使然,实际上是因为原生家庭带来了的隐形影响,让当事人身处其中却无法察觉。

4.

拯救你的人,只能是你自己。

如果把所有的错误和现阶段的不幸归咎于原生家庭,这也有推脱责任之嫌。

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真的难以改变吗?

《风雨哈佛路》中女主角丽斯,从小生活在贫穷且不安定的家庭中。她的父母都是瘾君子,对她疏于照顾。但丽斯通过自己的努力扭转了局面,实现了梦想。

这部电影是由真实故事改编,主人公原型说过:“没有任何人能干扰你的生活让你停步不前,因为人生是属于自己的。”

想改变别人很难,但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做正确的事。

苏珊·福沃德博士也认为,在难以改变原生家庭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行动削弱父母对我们的影响。

首先,将责任归还给父母。面对“有毒的父母”造成的伤害,在无法确认是否能原谅他们之前,先从他们的控制下解放自己。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父母都应该为其所犯的错误负责,而你不应该为童年遭遇的不幸负责,认清这一点,才有利于获得内心的平静。

其次,用非辩护性回应代替反应。面对父母的评价或指责,你会自我怀疑或内疚,这是反应;据理力争、为自己辩护,这也是反应。反应不会消除矛盾,只会加重负面情绪。非防御性辩护,是“以退为守”,不提要求,也不应答要求,对客观事实表示理解,既能防止自身情绪波动,也能避免矛盾的激化。

再次,停止自我界定,将情绪掌控在自己手中。受原生家庭的影响,一旦受到父母的指责,会有“我就是……样的人”的想法,进而陷入内疚、自责、愤怒等情绪中。只有放弃这些自我界定,相信自己能够改变,才能更好的控制情绪。

最后,对自己负责,始终朝前看。生活是自己的,不论开心或者难过,都得自己承受。尽可能的去做一些愉快的事情,不沉溺于往事,但可以适当的聊聊悲伤。在和父母的关系中,要坚信可以为自己负责。

从原生家庭的伤痛中解脱需要一个过程,有些改变做起来不太容易,但行动起来,还是能做到的。

苏珊·福沃德博士在《原生家庭》中提到:“当你把父母的感受当做你大部分人生决定基础时,你正在放弃自己的自由选择权。如果在你心中,父母的感受永远占首位,那么你的人生也将由他们驾驭。”

中国传统讲究“百事孝为先”,很多“懂事”的子女也是这样做的,择业、结婚等人生大事都会考虑到父母。但我们也应该意识到,除了家庭关系,我们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需要有正确的自我认知和判断能力;除了父母给的“大家”,我们也有自己的“小家”,只有平衡彼此,才能更好的掌控关系。

相关文章

  • 童年时期的疼,成年人心里的伤,多是原生家庭下的毒

    ——出嫁30年仍需资助亲弟弟!姑姑的现在,是否就是我的未来 1. 朋友亚楠的弟弟亚鹏过年带女朋友回家了,爸妈计划在...

  • 原生家庭的毒

    我一直认为人的性格,面对事情的态度,处理方式,抗压性等等方面,都是原生家庭所赋予的!因为我思考自己的种种,都在原生...

  • 原生家庭的毒

    每个人成长都或多或少被原生家庭影响着,也许有些人一生都带着原生家庭的烙印,吸着原生家庭的毒,一生难以治愈。 静的女...

  • 原生家庭的伤

    北大留美硕士发长文控诉父母,你过得不好,都是原生家庭的锅? 2小时前高考理科状元、本科北大、留美研究生王猛(化名)...

  • 原生家庭的伤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源远流长,而我们就是在为我们的孩子塑造原生家庭,你是希望她将来是你的影子,还是活出自我,我们...

  • 原生家庭的伤

    这几天一直在学习原生家庭心理学,很多心理学老师都说,好的原生家庭疗愈人的一生,不好的原生家庭需要人一生去疗愈。 很...

  • 《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你是中毒的孩子吗?

    世上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每个成年人都有责任担负起自己的一生,而不是纠缠在原生家庭的爱与伤中,不断放大所谓童年阴影在...

  • 2019-05-26

    心里的伤 触碰一下真疼呀

  • 原生家庭的毒(二)

    我的高考成绩照比预期的不理想,但终究进入了二本,那个年代已经开始兴起办升学宴,但我的父母没有办,不是他们有多高的觉...

  • 那些原生家庭的伤

    文∣星空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四种类型的孩子。 1、被忽视的小孩 2、被贬低的小孩 3、被限制自由的小孩 4、被给予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童年时期的疼,成年人心里的伤,多是原生家庭下的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dxm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