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倾向于自省的文章。)
人如果总是只看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会很难成长和幸福,多想想能为他人做些什么。
这里的他人,就是指父母。哪怕是在暑期学习备考期间,妈妈也希望我离开四川的家中,一起去浙江看望在外地工作的爸爸。不要自己在家里打着考研的幌子憋了一个暑假,结果是开校迟早会自我纵容放松自己的――毕竟一个暑假都在家“学习”,锚定效应和自我可怜的心态也许会让放松变为放纵。
客观的说,妈妈的话是很有道理的,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年轻人一代,容易失去动力,因为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又太以自我为中心了,不与外界交流所以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多艰难(不是指社交网络那种交流和外面的世界)。自己得到的一切东西,其背后都是源于有父母在为你挡下社会的利箭。所以不要太“一心只读圣贤书”,因为越往后学会发现,有吃有穿有住有学习有娱乐,我还要考研(或奋斗)干嘛?想让你幸福的人(父母),创造了较好的物质生活条件让你学习,结果可能是害了自己。把生活想得太窄,因为没有承担起作为子女应该承担的责任。
父母由于在社会上经历过许多,最终明白人这一辈子真正追求的是什么。所以对我的要求就是:快乐幸福、身体健康,但是我却往往“不服气”,难道要我一生就追求“吃好喝好耍好”吗?我觉得快乐一定是来自于自我实现,而不是单纯的追求多巴胺的快乐。但其实,父母的意思是,这才是一个人幸福和成功的重要前提。
的确,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背后的父母、家人,而单纯是思考自己,用互联网的爆炸信息扭曲了个人的评判标准,反而产生了焦虑。妈妈说,如果我空闲时经常打电话去关心关心爸爸,每次学习时心思也只停留在学习本身上,老师讲课什么自己掌握多少,而不是去想考不考得上、竞争多激烈,我就不会每天有这么多焦虑了。
简单来说,当你关心自己可以为别人做些什么,把注意力从自己身上移开,就不会有抑郁和焦虑恐惧了。也特别有成就感。特别是现代大学生,焦虑和抑郁的人,太多太多了。(幸好我走出来了,通过读书、思考和自己的文字,自我开导和启发。)
后来,咨询过一位给我治病的中医,她客观地告诉我,我的心态出问题了,所以幸福感很低。建议应该多吃点苦,知道目前一切多么幸福。自己不要去和别人比较了,知道在一点点进步就好,每个人都有自己人生的时区(time zone ) . 让别人去看那凌晨四点过的太阳。我选择做一个笨笨的自己,傻傻地努力。
所以我今天开始幡然醒悟,也不算晚,毕竟现在开始继续复习到12月的边际效用也挺高的。之所以一直没奋起直追,是自认为基础不错,但其实有句话叫,“成功乃失败之母”。人没有什么所谓成功的时候,只有成长。
另外,我还觉得由于社交网络的分享效应,自己太虚荣了。写很多东西是可以为了“给别人看”“让别人感同身受”,什么东西吸引人眼球就绞尽脑汁想,还称之为“个人价值”。其实不是,我也到了该个人成长的时候了,该闭关闭关。我觉得自己还轮不到教给别人什么经验,因为还没有做成。
当我决定关掉qq动态空间、微信朋友圈、简书账号每周才一更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终于从社交平台的“舞台”上走下来了,才有心思关心自己的未来和家人,而不是虚拟世界。当我觉得一切努力只是为了自己,不需要给别人证明和诉说学习过程的时候,这种心态才无比骄傲和自豪。
有时候,生活简单=高效、幸福。
心态:在蜗牛壳里精雕细琢自己的人生人在什么时候开始做事情是为了博取别人的羡慕和赞赏呢?虽然小小的虚荣心能让人上进和成长,但是在关键时刻,需要寡言和闭关,特别是在一些重大事情来临之前。如在企业遇见重大危机的时候,领导者更要沉得住气。我就是自己这个“大公司”的领导者,所有细胞都听我的召唤的。
“很久没学习了,稍微一努力就觉得自己在拼命。”这句不是网友开玩笑的。许多人忍不住卖弄发朋友圈和说说,其实自己心里清楚,学习的那阵痛苦已经过去了,点赞更重要。这种心态就错了。至少对我而言,我觉得“违背良心”了。我本是个勤勤恳恳就很踏实幸福的人,不习惯去制造网络上的“伪善”和“别人眼中的好”,因为我知道,自己离内心的要求差好远。
有一个寓言故事,说一匹普通的马和一匹千里马的区别。普通的那匹马,天天对着湖水照镜子,欣赏自己,给周围的马卖弄。而千里马没有心思洗净身上的尘埃,因为他一直都在使劲奔跑。有时候想想,自己是不是太闲了所以才自我表彰和沉浸。
我希望别人在远方看见我成长成一棵大树就好,至于每天让人们知道自己在施肥了、在浇水了、在打虫了、开花了、结果了……没必要。
成大事者不纠结。
潜沉十年。
写下这些的时候,我已经不太需要别人的认可了。我决定要好好爱自己的身体,爱父母,关心别人,笑脸迎人,对得起自己。而不是外界有一些风吹草动,就失去信心,失去信仰。
越临近考试越不能有“锚定效应”一样的放纵,现在努力超过自己的人,也不代表最终一定怎样。要有信心,不急不躁。不看人脸色,多爱这个世界,多了解这个社会,多关心自己的父母,承担起自己这个年纪该承担的责任。
更不要苦大仇深,因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最后谈谈打算怎样闭关的问题,因为我觉得自己需要闭关了,现代信息社会之下,每个人都需要闭关――不让别人知道自己这段时间做了什么,出来后尽让世人惊艳。
所谓闭关,我觉得并不是关掉网络远离手机回到原始社会或者80年代社会,这样太极端,也不持久,况且过分脱离互联网会失去生活的效率,导致信息获取的成本太高。也不是不与外界交流,自己闷着玩手机和看各种信息,这只会达到自我堕落放纵不再让外界知道的效果而已。
真的闭关是让人升华、实现那个承诺了自己很久都没有实现的目标、真正对自己的身体好的行为动作和思想体验。
我想要的闭关的标准和原则是,不要为了虚荣而表达自己感受。就是过分关注点赞、评论,过分在意别人的感受,在意别人眼中的自己。最好的闭关状态就是,关心远方的世界,不是在自己的朋友圈里消耗完了整个人生。学习备考、规律作息、健康饮食、追追剧,问候下爸妈。
用一句话总结如何闭关:
选择正确的精良的信息渠道,有节制又懂适可而止地,以合适的频率获取需要的信息。以生活更高效、幸福、有序而不至于遮盖和失去了主心骨为准。
有自己生活的主心骨很重要
在互联网时代下,最不稀缺的就是信息和网络了。
看看别人都在做什么,那是你最不该做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