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搬家,掉在书架角落的那本小人书不知还会蒙尘多久?它就静静地窝在书架与墙角的旮旯里,书页翻卷、泛黄,就像一位苍老的满是褶皱的老乞丐,蓬头垢面、邋邋遢遢。我惊喜地捡起来,拍拍书页上的灰尘,那被书虫蛀蚀的碎纸屑就像呛人的雪般纷纷扬扬地在房间里飘散......
小人书太老了,老得千疮万孔,辨不出最初的模样。书页上的字迹,就像老人的牙齿,模糊得只能感知牙床。我一页一页地翻着,书上的图像就像地震后的残垣断壁,有的看得清手臂与身体,却看不到五官与表情;有的能看清一个完整的人,却看不清另一半是人还是其他........多好的小人书啊,而我却让它窝在一个没有阳光没有爱抚的角落,我相信这本书上还留着我童年时双手抚过的印记,也许书页上还有手指蘸的口水味道。我摩挲着满是灰尘破碎的小人书,一段段儿时记忆就像久远的风抚过心底......
乡下的9月,农民们忙碌着收割稻谷,我在姐姐的带领下背着背篼在谷田里捡稻穗。“你家的女娃8岁了吧,咋不送去上学呢?”就这样,母亲把我送到村小学,当新书装进母亲用两尺花布做成的书包里时,我才发现原来除了毛主席语录以外还有语文书、数学书。它们不是只有毛主席语录封面的红色,还有绿色、蓝色、粉色与橙色,就像雨后的彩虹多彩而炫丽。我惊喜极了,尽管放学回家还要捡稻穗,割猪草,但一想着书包里的新书,我浑身都是劲。晚上,母亲照例只给我盛半碗饭,说是吃得太饱睡觉要踢被子,我没有像以往那样哭闹,而是“窸窸簌簌”喝完稀粥抱着书包上床睡觉。
上学真好啊,会写自己的名字,还认识了好多汉字。书包里的书,每天都会看好几遍,从头翻到尾,从尾翻到头,反反复复周而复始,哪一篇有什么图,哪一课有什么生字新词,我都了然于胸。多想看看语文书以外的书啊,我常常幻想着能像班上的小英子那样,有一本小人书,那狗娃肯定不敢再欺负我,说不定他也会从家里偷一片腊肉拿来跟我交换。狗娃偷腊肉换书看,他妈赏他一顿“竹笋炒肉”。
早上去学校的时候母亲就不断叮嘱放学要早点回家,把牛圈里的牛牵到堰埂上吃草。我扔掉牛绳,水牛甩着尾巴,悠闲地在野地里吃草。我跑到堰埂的对面,上次来放牛的时候我看见油桐树上的果子快熟了。油桐树还在,可是树上的果子却没了踪影。“哪个狗日的干的?”我差点骂出声来,一本小人书就那样躺在树下看着我。揉揉眼睛,真的是一本小人书,我的心“砰砰”地跳,差点从嗓子眼蹦出来。我看看四周,除了清风与树叶的摇动,连个鬼影也没有,一把捡起小人书箭一样跑回来,牵起牛绳在牛屁股上一甩,水牛撒开四蹄跟着我一起向家跑去。
那晚上,我没有吃饭早早的上床,躲在被窝里将小人书翻了几遍,最后是怎么睡着的都不记得了。从这本小人书里,我第一次知道中国女排,知道排球女将,知道郎平。其实,很多字我都不认识,每次看到生字,我都拿出字典一个一个查,这样我比同班同学多认了许多字,老师的表扬,同学的羡慕,让我更加喜欢小人书。
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小人书渐渐淡出了我的视线,我开始阅读杂志、小说,当我开始工作以后,我便常常骑着自行车去集市上的租书店租书看。那些日子现在想来觉得真是惬意极了,当租到自己喜欢看的书,脚下的自行车就像长了翅膀一样轻盈。
如今,租书店早就销声匿迹,无纸时代让大部分人开始了电子阅读。而我,总是喜欢没事去逛逛书店,或是泡到图书馆里。每次搬家,舍不得扔掉的依然是那一本本带着年轮气息的书籍,每一本书的后面都有一个生活故事。
我把这本破烂不堪的小人书小心翼翼地放在书架上,那一段贫穷的但又容易满足的童年仿佛就在眼前。书籍,就像一把智慧的钥匙,打开知识的大门帮我找到了通向世界的路径,这一路上的风景,唯有阅读相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