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刘邦是个流氓皇帝,喜欢喝酒,还好女色。担任亭长时候,宫廷中的官吏,没有一个不被他戏弄。去酒馆喝酒常常赊账,去樊哙的狗肉馆也是蹭吃蹭喝。看见女人就走不动,和寡妇曹氏眉来眼去。就这样一个无赖,竟然打败了世家出身的战神项羽,最终夺得王位,他究竟有什么能耐?
史记中对刘邦的评价是,‘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就是说刘邦是一个仁厚爱人,喜欢施舍,胸襟开阔,有远大志向,不做寻常的生产劳作的人。
除去他身上的神奇色彩,就他人的评价来说,刘邦确实是仁厚的。当时刘邦投靠项梁,共同辅佐怀王熊心。怀王欲西进入关,想要派一个仁厚的将军前去说服关中百姓。项羽好杀,所过之处无不残杀毁灭,攻打襄城时无一活人,全部坑杀,不适合。况且楚军一连几次都失败了,前陈、项梁也都失败了,不如换个人去。怀王的老将们都觉得,沛公向来是宽厚的长者,沛公就是刘邦,所以派他前往。
刘邦领了任务就西进了,路过高阳时,郦食其为监门,看到刘邦后说,“路过这里的将军有很多,我看沛公仁厚是个大人物”,然后就去拜见他。刘邦不喜欢酸腐儒生,就让郦食其在外面等着,让两个美女给他洗脚,等洗完了才让郦食其进来。郦食其也不下拜,只作了个揖,很生气对刘邦说,“你想要消灭残暴无道的秦国,就不应该伸着两脚见长者”,刘邦立即起身整理衣衫,行礼道歉,将郦食其奉为上宾。
后来刘邦来到长安,秦王子婴身穿素服,手托玉玺和符节在路旁投降。将领们都建议杀死秦王,刘邦却说“怀王因为我宽仁才派遣我来,何况人家已经投降又杀死人家,不吉利”。
入关中后,刘邦叫来父老乡亲豪杰贤者,告诉他们,秦朝全部法律只留三章,杀人的处死,伤人抢劫的处以刑罚,其余全部废除。百姓生活如常,他们来是为民除害,不会欺凌暴力。秦朝百姓很高兴,拿出酒肉款待士兵,刘邦谦让不肯接受,说仓库里有粮食,不让百姓破费。项羽援助赵国后西进入关,所过之处,无不遭到非常破坏,不仅屠杀无辜,还烧掉了咸阳宫。秦国百姓大失所望,却因害怕不敢不从。
由此可见,项羽弑杀不得民心。而刘邦因为仁厚,所以得百姓喜爱,史记原话是,‘唯恐沛公不为秦王’。俗话说,得民心者的天下,这是刘邦的好处。但刘邦的仁厚,不是为民着想,而是因为他有侠义心肠。
春秋战国时期有很多游侠,不是电视剧中那种武功高强的大侠,而是不依附于权贵,不为财物所动,不为名声帮助施舍弱小的普通侠客。刘邦年少时想做游侠,他崇拜信陵君,想要去投奔,而来得知他死了,也就回乡了,但和信陵君的门客张耳关系很好,称帝后还派人给信陵君祭扫。因为怀着侠义心肠,所以很多人愿意和他交朋友。
刘邦做亭长的时候,押送服役的人去骊山,还没到地方,人就跑了一半,他估计等到了地方,人已经全跑光了,索性将其余人全都放了,这当中有一些年轻人见他行侠好义,愿意追随他。后来他们行到一片沼泽,派一人去探路,那人回来说前面有蛇行不通,刘邦借着酒劲儿,拿着大刀,将蛇砍成了两端。行侠仗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就是有侠心的汉高祖刘邦。
称帝以后刘邦宴请大臣们,酒席上刘邦问:“你们实话实说,不要隐瞒,说一说为什么我能够夺得天下,而项羽失去天下?”。高起、王陵说,“陛下傲慢喜欢侮辱人,但陛下派人攻城略地,就将攻下的城池赏赐给将领,与天下人共享利益。而项羽仁慈爱人,却嫉贤妒能,加害有功之臣,怀疑贤能的人,打了胜仗不论功行赏,取得土地也不均分,这就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
刘邦笑着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不如子房;论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食,畅通粮道,我不如萧何,论练兵百万,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这三人都是人中俊杰,我能任用他们,这是我取得天下的原因。而项羽有一个范增,却不能任用,这是他失败的原因”。
所以说刘邦虽然有些流氓脾性,但的确知人善任,虚己以听、闻过则喜。不仅虚心听从别人的意见,而且对于指出他错误的人也很喜欢。也许他不是一个优秀的君主,不是一个好皇帝,但不可否认的,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他平定天下大乱,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是一个好帝王,你们觉得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