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情感里的纵容
整本书一点点看下来,高老头的悲剧绝对是自酿的苦果,并且他对于这个苦果是甘之如饴的——起码,在他最后生命走到真的尽头之前都是如此。
回到文本来,高老头说:“我太爱她们了,每次都迁就她们”。
他还说:“一切都是我的错,是我纵容她们把我踩在脚下,我就喜欢这样,跟谁都无关,也不触犯人间和上天的律法”。
迁就,请一定要注意这个词。
正是因为高老头的不断迁就,使得两个女儿被惯得骄纵起来。也正是高老头的不断迁就,使得两个女儿将高老头越来越看轻。
不论是教育还是恋爱,追根到底,都是情感里双方的不断进退。就像是如果一个人,长期生活在以他自己为中心的家庭中,那么当他越长大他就会越发的忘记去顾忌他人的感受。那么,当他恋爱以后他也会习惯性的以自我为中心,也许他会在恋爱的挫折中学会无私,也许他会碰到一个来自其他家庭的献祭者。
所有的感情,都是本来被规定不停上下的跷跷板,但总有些人搞不懂规则。会有一方以一种纵容的态度将自己的砝码不断送给对方,最终失去给予能力的被纵容者抱着大量的砝码落到地面,当然会觉得无趣的转身离开。留下“哐”一声落地,又再也没有玩下去资本的献祭者独自一人抱着回忆自愚自乐。
高老头通过情感里的纵容,完成了一场爱的献祭。
二、高老头被抛弃,和《了不起的盖茨比》一起看
这里说到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值得是那个13年由巴兹·鲁赫曼执导的爱情剧情电影,原著我至今为止还没有来的及看。关于这部电影已经成为我喜欢的电影前十名和存在在其中我的爱情理想这件事,我们下次再聊。针对文本我们只来聊一聊,关于高老头被抛弃和盖茨比被放弃背后的“控制力”。
控制力,我们姑且先这样称呼它。
在《高老头》一书里最令读者愤慨的部分(除了整个社会环境)就是高老头两个女儿的冷血无情了,而在《了不起的盖茨比》里,同样令人愤慨的是黛西的冷血无情,这并非是一种偶然。我们可以注意到,在两部作品中,同样都提到了一个词,既“上流社会贵族”。围绕这个关键词展开的讨论也被迅速的划分为了两个主要问题——什么是上流社会贵族?如何成为上流社会贵族?
从回答来看,我们发现,并非传统人们所理解的那样“有钱就可以成为上流社会贵族”。盖茨比在金钱上绝对不会输给黛西的先生汤姆,可就在黛西要跟盖茨比一同离开的最后时间里,汤姆用他真正所继承下来的上流贵族的基因,一举击溃了新晋有钱人盖茨比。
这个基因,就是控制力。
正是这种控制力,使得两个男人的对峙最终以盖茨比落败为结局。
这种控制力,说明白了就是渗透在整个上流贵族阶级一生中的冷血教育,在面对危机的时候,他们很难真正的坠入人类的感性思维里。一旦有必要,那个早已藏在他们体内的控制力天赋,就会“啪叽”一声瞬间开启,指导事件理性地朝着利己的、最优的结果走去。
只有真的拥有了这种控制力,才会成为“上流社会贵族”。他们不是故意的,这个机制完全就像是动物的本能一般不可控制。高老头的女儿们渐渐的后天习得了这种控制力,盖茨比却永远学不会这种控制力。
三、别样的魅力——伏脱冷
“在他们需要钱的那一天,就变成了不想变成的人——想要捞油水就不能怕弄脏手,只要时候洗干净就行了”。
“我们这个时代的全部道德仅此而已”。
好像是因为天生长了脑后的反骨,从小就很容易被各种所接触到的作品中那些亦正亦邪的人物所迷倒。我总觉得他们有着极其丰富的人格和一种说不上来的吸引力,就像我从来没搞懂的“女人味儿”一样令人着迷。
伏脱冷也算是个中翘楚。
他的魅力就在于坏的光明磊落,一点也不做作。而且,最重要的是他的那一套人生哲学是如此的符合社会,从而无法令人反驳。最最令人无法忘怀的,是他居然还有一种英雄气概,这一点在他被抓走的时候体现到了极致。
面对这种人,心智不坚的话,就还是不要与他交谈罢了。否则,最后你会迷失在他字字珠玑又幽默的歪理邪说中。
四、年轻人——拉斯蒂涅
这个部分,可以谈两点。
一是年轻人的成长史。
年轻人不放出去单飞,是不会自己思考的,不会自己思考就永远不会在权势和金钱的诱惑中摇摆,不经历这种摇摆人就不会长大。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想起了我的大一。我大一的时候,晚上经常睡不着觉,望着头上的蚊帐、听着室友逐渐平稳的呼吸和楼下不时经过的晚归人的说话声,我总觉得我的人生一片灰暗。
让我觉得人生灰暗,也有一个不断发展的原因。原因是我在高考严重失误之后,开始不得不面对令人烦躁的事实;之后的原因是我觉得学费太贵,虽然父母没说什么,但我还是觉得太贵;再后来是因为,我有一次课间突发奇想,算了一下自己一生总共能赚多少钱,算出来的结果是384万(相对具体计算过程如下:22岁开始工作,薪2000,所能接触行业最高工资拿到18000,60岁退休,拿退休工资到80岁)。说起来,可能乍一看真的不算少,但是如果扣掉要花的钱,所能剩下的就真的不多了。尤其是我这样一个信奉“生是见识不是活着”的人,就尤为显得不够了。
总之,与我和我读出来的拉斯蒂涅来说,成长的第一步就是认识到人生何其艰难。
二是年轻人的眼界和冲击。
前两天看到有人说,实习生最大的特点就是看见什么都觉得惊奇。那么,同理推理,年轻人也是人生的实习生。
现在的状况,是所有人都在这个不得不越来越急躁的社会中变得越来越着急。所以,往往是还没学会欣赏就先学会了眼红。我以前也觉得买奢侈品的人都是土豪,直到后来又一次真的去逛了奢侈品的店,才知道原来是贵的有道理、贵的有品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