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
《1984》:多一个人看,自由便多了一份保障

《1984》:多一个人看,自由便多了一份保障

作者: 哲思领读 | 来源:发表于2018-10-31 14:48 被阅读35次

    奥勃良对温斯顿伸出四个手指,问:“我举的是几个手指?”

    “四个。”温斯顿回答道。

    “如果党说不是四个而是五个——那么你说是多少?”

    “四个。”

    电击。疼痛。

    “几个手指?”

    “四个。”

    更强的电击。更剧烈的疼痛。

    “几个手指,温斯顿?”

    “四个!四个!我还能说什么,四个!”

    更强的电击。更剧烈的疼痛。

    “多少手指?”

    “四个!快停下来!快停下来!四个!”

    “多少手指?”

    “五个!五个!五个!”

    “不,温斯顿,这没有用。你在说谎。你仍认为是四个,到底多少?”

    “四个!五个!四个!你爱说几个就是几个。只求你马上停下来,别再教我疼了!”

    到这里,这个不相信2+2会等于5的温斯顿,经过反复的训练与折磨,已经完全失去了思考能力,于是,2+2=5成立了。

    也许有人觉得骇人听闻,但这的的确确是书籍中描述的场景。“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这是《1984》中,“老大哥”的经典标语。

    奥威尔的《1984》,写于1948年。

    每多一个人看奥威尔,世界上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比起这句话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书籍中那句“老大哥正在看着你”。

    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却足以令现实中的我们胆战心惊。


    故事发生在架空的世界,在这一年,世界被三个超级大国所瓜分——大洋国、欧亚国和东亚国,三个国家之间的战争不断,国家内部社会结构被彻底打破,均实行高度集权统治,政府用各种手段控制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以对领袖的个人崇拜和对国内外敌人的仇恨维持社会的运转。

    这时的英国社会根据与党的关系被分为核心党员、外围党员和(群众)三个阶层。这是一个在“老大哥”和党全面掌控下的集权国度,在这里,没有自由,没有思想,有形又无形的“老大哥”的视线无所不在。政府机构分为四个部门:和平部负责军备和战争,友爱部负责维持秩序、镇压和严刑拷打,真理部负责宣传、文教和篡改历史,富裕部负责生产和分配。

    大洋国的人们生活在一种叫“电幕”的监控之下,每一个人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电幕的眼睛。每天电幕定时叫起全国的公职人员,带领和监督全体人员做广播操;人们的生活极其贫乏,阅读和书写都已经遭到禁止,只剩下对党的服从;自由与思想是被严厉禁止的,“思想罪是包含其他一切罪行的根本大罪”,稍有不满言论就会被人告发,遭到思想警察的逮捕,甚至从此化为乌有。为了繁衍后代而存在,孩子们被组织成“少年侦察队”,他们向思想警察揭发父母,“三十岁以上的人惧怕自己的孩子几乎是很普遍的事”。

    这个社会里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信任,没有任何温暖。

    整部作品讲的就是主人公温斯顿如何在这样的社会中不断走向机械化,最后真正被洗脑。

    温斯顿是真理部的一个小公务员。这个三十九岁的男人,如今单身一人。温斯顿和曾经的妻子结婚是有爱情基础的,但是因为观念不和,他们的婚姻最终解体。

    温斯顿每天的工作就是配合国家政治宣传的需要,日复一日无休无止地篡改文件,以使历史与“现实”保持一致。 与生活在社会中的大多数人不同,温斯顿是一个有着独立思考精神,对周围的一切充满怀疑的人,他怀疑身处的这个社会。矛盾的工作性质、扭曲的社会现状使得温斯顿越来越迷茫和绝望,也使得他渐渐萌发了反意。

    如果说《1984》的第一部分充满令人喘不过气来的压抑,那么在第二部分里,我们看到了黑暗中的曙光。因为反抗,是从这一刻开始的。

    温斯顿恋爱了。

    当一个黑头发的姑娘假装跌倒在温斯顿跟前,实际上是为了给他一张写着“我爱你”的字条时,爱情就此萌发。这个黑头发的女孩是他的同事茱莉娅。二十六岁的茱莉娅在虚构司上班,这是一个杜撰小说的地方,出于对生命的热爱、对人性的向往,她本能地抗拒老大哥的控制。

    在这个可怕的社会中,爱情是永远不被允许存在的东西。但是他们,仍然决定携手。为了躲开电屏,躲开思想警察,躲开监听器和收录器,他们每迈出一步都格外费心费力,连安排一个约会地点都要耐心等待几天。

    树林里画眉的歌唱,午后缱绻的阳光,穿越过纷扰庸俗的尘世,拍打在他们的脸,提醒着人们:这是人性的复苏,是爱情。

    然而,该来的总会来,两人都清楚,这种日子不会维持多久。

    温斯顿为了和茱莉娅有一个稳定的可相见的地方,租下了却林顿先生的小屋。为了反抗,他偷偷地加入地下革命组织“兄弟会”。然而,表面上的身份是普通店主的却林顿,竟然是一个思想警察,发展他加入“兄弟会”的奥布莱恩不仅是核心党员,还是思想警察的头子,秘密监视温斯顿已经有七年之久,只等待着合适的机会,将他投入大牢。


    第二部分的结尾,思想警察破门而入,将温斯顿和茱莉娅这对恋人双双逮捕,押往仁爱部审讯中心。

    第三部分可以说是整部小说的高潮,作者毫不留情地,向我们展示了温斯顿和茱莉娅的受审经历,用冷酷的笔调,让我们见识到了“老大哥”和党强大的威力。

    审讯的第一阶段是地狱般的肉体与精神折磨,温斯顿虽然受尽了酷刑,那些折磨他的人原本以为他思想都被洗干净了,然而他却突然大叫“茱莉娅!茱莉娅,我的亲人!茱莉娅!”原来他的心底还有温暖,还在眷恋着他的爱情。

    于是温斯顿被迫接受了第二阶段的审讯。

    他被转移到令人恐惧的“第101室”,在这里,会用一个人最害怕的东西来对付他。为温斯顿准备的,便是他从小到大最害怕的老鼠。鼠笼摆在他的面前,温斯顿被一种恐惧包围着,眼看着鼠笼打开,老鼠要向他冲过来撕咬他的时候,温斯顿大喊了一声 “咬茱莉娅!别咬我!你们怎么咬她都行。把她的脸咬下来,啃她的骨头。别咬我!”

    这一刻的温斯顿,彻彻底底地屈服了。他输给了强权,输给了老鼠;败给了自己,也败给了本能。

    他终于完全抛弃掉了自己的情感和理性,发自内心地热爱“老大哥”并心甘情愿地相信:“二加二等于五。”

    1985年元旦到来的时候,“我们安度1984年,预言幸未成真”成为世界重要报刊的话题之一。我们仿佛看到,劫后余生人们的唏嘘感叹以及庆幸。

    庆幸我们还生活在一个虽然不算完美但仍旧自由的国度,一个没有极权主义对个人精神谋杀的国度。

    《1984》与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俄国扎米亚京的《我们》并称为“反乌托邦三部曲”。很多年前,《娱乐至死》的作者、西方著名文化批评家尼尔·波兹曼这样比较前两本书,他说“奥威尔担心我们憎恨的东西会毁掉我们,而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所以,我们对任何的狂热都需要保持理智的态度。

    《1984》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1923年至今最好的100本英文小说之一,此外还在1984年改编成电影上映,掀起巨大的轰动。著名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在21世纪出版的畅销小说《1Q84》就是向该书致敬。

    龙应台说:“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幸福就是,从政的人不必害怕暗杀,抗议的人不必害怕镇压,富人不必害怕绑票,穷人不必害怕最后一只碗被没收,中产阶级不必害怕流血革命,普罗大众不必害怕领袖说了一句话,明天可能有战争。幸福就是,寻常的日子依旧,早上挥手说“再见”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来了”。而我相信,就像前面说的那样,多一个人阅读这本书,就多一分自由的保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984》:多一个人看,自由便多了一份保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eja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