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摘录——家庭模式对孩子的影响》 - 草稿

《摘录——家庭模式对孩子的影响》 - 草稿

作者: 涓涓细流_7589 | 来源:发表于2024-01-20 17:18 被阅读0次

董伟娟坚持分享2318天。一天进步一点点,读书360(2024.1.10星期日二)

    “如果孩儿成为三头六臂的哪咤,也许能够满足双亲多重的需要!"

        家庭关系的另一种呈现——“婚姻分裂”,由五十年代的心理学大师塞奥多尔·利兹提出。利兹研究儿童精神病(躁抑症)时认为:家庭内部没有形成良好的结构和角色分化,夫妻间过分独立,缺少必要的情感交流和亲密依赖。甚至是夫妻同床异梦,彼此疏远,满怀敌意的竞争,拼命试图从孩子那儿得到忠诚与亲近,导致孩子无力适应。

      孩子会强烈的感觉到家庭内部的不稳定和团结一致的重要性,迅速发展起一种自我控制,来应付在家庭对立观念或非此即彼的关系模式中,用自我“分裂”补偿性地满足父母对家庭关系的需求,以维持家庭分离中的统一,冲突中的和谐。

        在这样的家庭关系中,平衡是靠孩子勇于“自我牺牲”来实现的。但补偿总会有个极限,一旦补偿失败,孩子可能陷入大麻烦,要么过度控制自己——抑郁,要么就是发泄性失控——躁狂,并持续摇摆在这两种情绪状态中。

“在大人看来是天使的东西,小孩子心中是魔鬼!"

双重束缚中的孩子,内心冲突持续存在,积攒着很大的焦虑。心理医生走进这样的家庭,易于同情孩子。如果一厢情愿的试图通过教导父母来消除家庭内部的矛盾信息,极易引起有强烈自尊需求的家长的不满。

      结果,孩子在诊室里担惊受怕,有时不得不通过表达对心理治疗师的不喜欢来与父母“结盟”,让治疗陷入困境。对逆反或者有攻击性欲望的孩子,这样的教导又鼓励了孩子对父母的对抗与责难,让家长在医生面前处境十分尴尬。

“孩子直不起腰来,难道是父母的基因遗传?"

      另一类更为困难的双重束缚,发生在情感分裂的家庭,孩子无论依从母亲还是依从父亲都会遭到另一方的责难,无论做任何事,都不能得到双亲肯定或者否定的观点。

      有时候双亲为了回避自身冲突,观点含含混混,要么就各行其是,互不干涉。孩子既不能在家庭找到规则,也形成不了有效的交流,凡事得先看父母的脸色,猜测父母的心思,难以适从。

      有位男性已经28岁了,什么事也不能做,什么人也不能接触,被精神医生诊断为分裂型精神障碍。观察他的家庭关系,发现他的父母之间根本没有深度的交流,母亲说话父亲就闭嘴,父亲说话母亲也装听不见。当事人与父亲如同陌人,父亲也很少回这个家。

        我还发现当事人与母亲的交流也很少,不到万不得以不开口,开口也是一些略带含混的语音,但行为上倒是很默契。母亲跟他很亲近,他想要什么母亲都猜得到,是否要把话说清楚似乎并不那么重要。这个家庭的父亲的个性分化比较低,内向,不善言辞,夫妻之间情感淡漠,家庭中没有成形的交流,或者可以引起成员间循环互动的东西。

      在治疗中,必须认清这个现实,母子纠结是家庭继续存在的情感核心,在没有新的平衡诞生前,你只能保持对它的尊敬。

        我对这位母亲说:“你十年来,一直无怨无悔的照顾这个患病的孩子,你真是一个伟大的母亲”。我对孩子说:“你十年来,放弃你的自由,心甘情愿的陪伴你的母亲,你也是个很乖的孩子。”当家庭在治疗师面前感觉到安全时,我建议母亲“退化”到儿子的年代,儿子“进化”到母亲的年代,父亲来扮演仲裁者,对游戏叫“暂停”。扮演新角色时,儿子的脸变得明朗,语言也渐渐清晰。

      此外,多鼓励孩子与同龄孩子,同学,邻居,老师交往,尊重友谊,热爱生命和自然等。很多个性发展不良的孩子在这样的鼓励下,会慢慢寻找到自己的心理领路人,心身发展得到补偿。

“许多对孩子的无理要求都被包装在美丽的语言中。"

    我们常常发现,几乎所有家庭在交流内容方面或多或少有些限制,这些限制代表着家庭的文化意识,权利等级与家庭的“游戏规则”,从中也可考量家庭成员间的亲密距离。来看看这样的一种情景:

      孩子快乐的回到家,兴奋的说:“爸!妈!我今天的物理考试得了95分。”

        妈妈认真的说:“先别高兴,告诉我你班上的最好成绩是多少”?爸爸接着说:“想想那5分为什么要丢”。待孩子收藏笑脸,快乐尽失,躲进了自己的小屋,父母脸上才有了笑容,说道:“我们的孩子还真不错”。

      担心孩子骄傲而不敢公开地分享孩子的快乐,使家庭内部的交流变得无趣,孩子想得到父母认同的热情也被挫败了。也许是文化的原因,我们的父母习惯替孩子做决定,小到穿衣吃饭,大到读书就业,仿佛不仔细管就是父母的失职。

      大多数喜欢韩国音乐的孩子,不会和喜欢看韩国电视剧的父母交谈对韩国文化的感觉,如果这样做一定是自讨不愉快。喜好争强好胜的孩子,不敢与同样好胜的父亲讨论人际关系,即便讨论也会是一些虚假之词。许多孩子被明令禁止讨论父母的对错,或参与父母间的情感活动。

    父母本意是为孩子好,为孩子创造理想的生存空间,结果却是忽略孩子成长过程中自然生动、多样化的特点,让孩子失去了在家庭舞台大显身手的机会,减弱了成长的动力。

        抱怨子女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的父母,常常是对孩子任何独立思想与行为大加压制的人,形成“恶性循环”,家庭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这种家庭教育中的矛盾情景,被心理学描述为家庭中的“假性互惠”。假性互惠中的家庭看起来一家子和和睦睦,父母替孩子着想,孩子替父母亲分忧,实际上,人人都受压抑与限制,个个心情都不舒畅。

相关文章

  • 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 草稿

    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原生家庭是心理学的词汇,最近几年因为家庭电视剧热播,为大众所接受,另一方面也看出大家对自己内...

  • 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 草稿

    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原生家庭是心理学的词汇,最近几年因为家庭电视剧热播,为大众所接受,另一方面也看出大家对自己内...

  •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 草稿

    人这一生当中要接受三种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而对一个孩子最重要的便是人生开始阶段的家庭教育。家是一...

  • 家庭教育研究的内容

    家庭教育要研究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家庭教育要研究家长行为对孩子的影响; 家庭教育要研究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 ...

  •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今日悦读——— 【0212今日悦读】巨蟹妈妈 【书名】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 【作者】阿德勒 【金句】 家庭的影...

  •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大年初二去一个奶奶家走亲戚,嘻嘻哈哈和叔叔玩笑着,聊了一会我姑姑也来了(奶奶的女儿),姑姑一个人过来,姑父和孩子都...

  •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这是一篇孩子的日记。 我非常的清楚,当一个男人怎么劝说都不知悔改,并且不断给家人带来伤害时,这个男人就永远不值得信...

  •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今天在下班的车上,有一对母女,小女孩大概5岁左右,长的挺漂亮的,小嘴不停地说着,母亲微笑着回答着,看起来小女孩很高...

  •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你怎么又好好写作业? 东西扔的乱七八糟的! 吃饭时专心点! 今天老师说你和同学打架,为什么打架? …… 这样的话听...

  •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老师,你快去看看,刘xx正拿着板凳要打李主任!”高老师正在上课,被一位同学打断。 高老师赶紧放下手里的书,跑去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摘录——家庭模式对孩子的影响》 - 草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ejs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