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两好合一好,才是真的好。
上午单位群里发通知,后天(30号)放假一天。也就是说,我们单位的国庆长假,变成了八天。
群里消息一出,线上线下欢声一片。一个同事说:抓紧干活吧(说出来这话的人是好人)。
说实话,我们单位老板应该是最仁慈、对员工管理最宽松、最人性化的老板了。最起码在我见过听过的老板里面,他绝对排第一。
中午去吃饭的路上,跟同事闲聊,说到这件事,我说,咱们有这样好的老板,大家只能用努力工作来回报老板的友爱善良。不能因为老板心眼好,咱们就欺负他。
不仅是法定节假日前一天提前下班(这次提前了一天,一般提前几个小时到半天不等),平时在工作中,从没见过老板处罚什么人。并不是大家做的都挺好,正好相反,许多人都犯过错误,并且有些错误给公司造成的损失还挺大。背后老板怎么批评教育,我没有见到,但是大家都说过,没有受到处罚。
从管理学角度,老板这种管理方式,存在许多弊端。因为不是所有人都值得用仁慈友爱来对待,那种你对他越好他越觉得你好欺负的人,从不缺乏。可是一个天性善良的人,就算知道自己做的不那么符合管理学原理,也是做不出来对员工“狠巴巴”的事情的。
我想,别人怎么做自己管不到,但是自己应该知恩图报,明白老板的善良,要用同样的善良来回报。
好的结果,需要双方共同努力。两好和一好,才是真的好。
02
今天早餐、中餐,付款的时候都省了点钱。早上省了1.08元,中午省了0.88元。一天将近两块钱的节省,从比例来说,已经很大了。
这个节省,不是我自己少吃了什么,而是园区使用钉钉的结果。钉钉上有一个“钉工牌”,用它来领红包付款,每天都有优惠。
优惠存在很久了,我却是近几天才知道。那天一个同事说起这件事,问大家一餐能节省多少钱,大家才知道原来还有这样的红包。
昨天单位钉钉上发了消息,通知了大家这件事,可见以前整个单位并没有别人知道这个优惠红包。那天说起这件事的同事,是刚来不久的新人,年龄不大,刚毕业不久的小伙子。
这件事,再次证明了经验主义害死人。也证明了所谓的“老人”,经常因为沉浸在曾经的过程中,而忽略了不断出现的变化。
让我想起某一天玩游戏的时候,儿子在一边看着,突然告诉我应该怎么做。我有点吃惊,他才七岁,也没玩过我玩的那个游戏,怎么就能指出来我不知道的功能呢?
认真想想,其实还是经验主义害死人。我按照老思维方式看待游戏,所以尽管屏幕上有那个按钮,我居然视而不见。可是儿子心里没有任何障碍,反而眼光看的更全面,能够看到一些新东西。
要避免这个问题,实际上并不容易。几十年的生活积累,既是优点,也容易成为负担。如果缺乏空杯心态,做不到全面观察思考,还是要吃经验主义的亏。
03
在评文团的群里,今天下午因为对一篇文章的点评,大家说了不少。一个主题就是,面对文章中存在的问题,应不应该直言不讳?我最终坚持直言的态度,不但鼓励愿意直言的队友直接表达意见,我也把自己的看法,很直率的发在了文章的评论区。
其实在成立评文团之初,大致定过一个原则,就是多表扬少批评。毕竟评文团是为推文服务的,要是把推文说的一文不值,就失去了推文的意义。
不过我有时也会想,简书里面的作者,高手极少,里面的许多人都有渴望进步的愿望。而进步最快的方式,就是多听取来自方方面面的意见。别人说的不一定对,但是多听听不同意见,绝对可以起到它山之石的作用。不然写出来只能听到叫好声,是很难进步的(写的确实好的不算)。
从这个角度来说,不管我们点评人员说的对不对,只要拿出来诚恳的态度,实事求是地表达出来自己对文章的看法,对作者来讲,是最有益处的。
所以今天那篇文章,我想尝试下多批评少表扬的思路。另外,那篇文章,也确实乏善可陈(评文团里几乎都这个看法)。好在从表面的回复来看,作者还是很谦虚的,这让我欣慰许多。当然,如果遇到那种听不得不同意见的人,才懒得搭理他呢,呵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