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闺蜜那时刚好处于高三这个关键时期,她父亲就被验出是肺癌晚期,其实病情已经严重到谈不上治疗就能延长生命了,医生看了化验结果后都直接安排了住院。闺蜜的母亲没有多说什么,可能已经想通了“总有一个人先走”吧!
有一次她准备离开病房回去上学时,突然看见远处跑来一堆的医生和护士,走进了另外一间房,那间房后来传出了崩溃大哭声音,她在外面也跟着哭了,虽然已经做好了千万次父亲会离她而去的心理准备,可是她极恐惧那一天的来临。
瘦和痛是最容易看出父亲的病情轻重了,父亲的病日渐加重,有一次医生巡查病情都神情沉重,和母亲刻意放轻的谈话声,她没有注意听病情也害怕听,只听到“嘀•嘀•嘀”很单调的声线和看着父亲日渐苍白的脸。那一刻,她看着父亲哭了,跟着这个从没落泪的男人,也哭了,一边哭一边用他遍布针孔的手擦拭着她脸颊上的泪水。
抽泣着对闺蜜母亲说:“以后都不要让我女儿来了……”

她从此不想父爱就像一把大伞,总在雨天里为她撑着。
02.

不要以为只有到了生离死别才懂父爱的煽情,其实在它早以占据了你心中的大部分面积。
要是用一个词来形容他,女孩肯定觉得“漠不关心’最适合不过。他从来不曾去过女孩的学校,女孩从小到大的家长会都会缺席,每次都是尴尬又不好意思的打电话给老师请假。更离谱的是,他们的朋友聚会,大家都在砍砍而谈自己儿女的学习、生活、喜好,只有他连朋友问起,女孩读几年级,都哑口无声,想了很久才赤裸裸的答道:“初二”(这个答案还是错误的)。

直到那年高考失利,那一夜女孩无意的看到父亲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女孩不知道父亲是否就这样的坐了一夜。第二天女孩听见父亲和母亲说还是读大学吧,给钱就给钱吧,只要能读书,读到哪儿就能供到哪儿。那段时间女孩很自责,而这种自责更蔓延到了至今,久久不能忘怀。
无声无息的父爱是一把利剑,刺进她心里,却无法拔起。
03.

父爱这回事看得轻,感受得重。
就比如大学时刚来的学妹,她来自一个小县城,从小到大衣食住行都在自己家里,有父母照顾,估计第一次离开家住宿是人生的第一次。一大早和父亲从小县城赶到大学学校,父亲为她忙前忙后办理入学,四处奔波打理宿舍床位,准备离开时,父亲还硬生生的塞给她一千块,让她作为生活费,不用愁吃愁喝。
她笑嘻嘻的接过来,然后挥手送别父亲,就在父亲离开后顿时崩溃,哭得稀里哗啦,还跑到走廊上,指着那台由父亲行驶的小车说:“那是我爸的车子…..”然后硬咽到无法表达,这一幕搞到刚入住的舍友们一头雾水,她也全然不在乎。

大概,这就是她说的,爱在心中,口难开。
随笔丨膨大發
图丨来源于网络
◯ 作者:膨大發,码字会是一种沉迷,时而吐槽,时而鸡汤,都满满的干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