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有了共产党,有了新中国,建党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那么党是如何建成的呢?党的成立与毛泽东是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的,所以要了解建党的历程,就要了解毛泽东的一生。
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出生于当地的一个小村子,为家中长子。在毛泽东生活的时代,中华大地上充满贫瘠,愚味、腐朽,各种盛世已成为历史,有的只有惨败,侮辱。
1894年的甲午战争,毁了慈禧太后的60大寿。1895年,《甲关条约》签订,中国被迫赔偿2亿两白银。1898年康有,为等人想靠着光绪皇帝为新自救,但是不走就失败了。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辛丑条约》被迫签订,中国彻底进入了深渊。
毛泽东就是出生在这么一个时代。
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是地主中的精英,算是个小地主。8岁的时候毛泽东被送到私塾去念书,可是他觉得背书很枯燥,于是他找了个私塾禁止的禁书,或者说去读小说。
13岁那年毛泽东回家种地。毛顺生认为一个人挣好钱是最重要的,所以学到了一点算术的知识,就该回家种地了。但毛泽东却想要读书,找了所有能找到的书本,一天他偶然地读到了一本《盛世威严》。毛泽东对其中的一句话印象特别深刻——中国将亡矣!这本书我觉得对毛泽东的影响很大,他让毛泽东意识到,外面的世界是很广阔的,有很多事情是他现在还不知道的。这也许是毛泽东后边不停学习的基础。毛顺生一直不赞成毛泽东这样的思想,于是1910年他给毛泽东写了一个年长他4岁的女子。那么这时,毛泽东该何去何从呢?是否要听从父亲?
首先要明白毛泽东的父亲怎么说都是一个小地主,给了毛泽东应有的发展。比如学习农民的基本功,甚至还让他念书。如果遵从父亲的道路,完全可以过上小地主的生活。但是毛泽东已经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他不想限制于这个小村庄,想要出去看看。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道路,如果毛泽东想要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那就意味着要反抗父亲,也就意味着失去父亲的保护。但是毛泽东敢于这样闯,他想要变成雄鹰,翱翔于更广阔的世界。
就是因为毛泽东敢于这样去闯,才有了后边的一切。
这是毛泽东人生的第1个转折点,他走出了大山困住的时代,这是认识中国世界的一个新窗口。此时毛泽东已开始接触到了社会改革思想。
1911年毛泽东去了湘乡省中学。在长沙毛泽东看到了孙中山的革命党,同乡黄兴还领导了黄花岗起义,这对毛泽东有很大的激励。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毛泽东弃笔从戎,到了湖南,当新兵。可是毛泽东的一腔热血却又化为了尘土,他没有惊起任何风波,甚至他看好认为应该有所作为的人,也没有改变任何事。这样毛泽东意识到两件事,其一,自己原先的想法很幼稚;其二,在当时的时代,军队已不是先锋,需要改革思想。于是毛泽东又弃武从学,想要报考一所学校。
当时有可以改善社会治安的警察;对中国清洁制度有益的肥皂制造学校;可以当法官的法政学校;可以学会如何挣大钱的高级商业学校;正规,将来有机会念大学的省立等一中学...这么多的学校中该如何选择呢?毛泽东为了更好地理解世界,半年时间把学校都逛了一遍。最终得出结论,这些学校都不好,不如在家自学。
但是半年后父亲不想再给这样的毛泽东钱了。恰好这时毛泽东接触到了免学费,时速也很便宜的第四师范学校。之后毛泽东所在的学校并入了第一师范学校。
从1913~1918,毛泽东开始了他的学习生涯。在这里他既接触到了中国古代的文化,也接触到了西方先进的文化科技,同时也结交了不少朋友。
那么毕业后毛泽东要去干什么?去北京是个好选择吗?
5年的学习显然还不够,应该见识更广阔的世界,而北京是中国的文化经济中心,有更新的文化思想。于是1918年毛泽东到了北京。毛泽东在北京被迫和7个湖南青年睡在同一张床上,后来到了北大的图书馆里,当了图书管理员,月薪8元,不过至少可以阅读那里的书。当毛泽东想与教授探讨问题的时候,教授都说没有时间,毕竟谁会想和一个图书管理员探讨问题呢?只有李大钊看到了毛泽东是有天赋的,10月革命期间,李大钊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毛泽东也进入了这个小组。
1913年3月初,毛泽东决定离开北京去找新的出路。
毛泽东可以选择回到湖南也可以选择去法国勤工俭学。虽然去法国有困难,但是能成为北京先生的时代弄潮人,有新的思想,有利于国家变革富强。不过毛泽东认为想要在中国做事情就不能离开中国,要更好的了解中国,而且外国的书完全可以在中文看译本。于是1919年4月,毛泽东独自回到了湖。
1919年5月4日发生了五四运动,学生3000余人高呼口号,成立学生联合会,进行总罢课,6月5日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在湖南的毛泽东听到此消息可以干些什么?
毛泽东于1919年7月14日创立了《湘江评论》,要打倒湖南军阀张敬尧。在第1阶段湘江评论卖得很毛泽东历史稿需要借助外界的好很快传开,但是只出了武器就被派兵查封了。毛泽东想要借助外界力量把张敬尧驱逐出湖南,但是并无人响应,1920年4月,毛泽东带着希望去了上海。
在上海毛泽东结识的陈独秀,也是陈独秀,给了毛泽东鼓舞。
那么中国的出路在哪里呢?自古以来,中国已经被统治者和被统治,统治者是皇帝,贵族官员是大夫,而且被统治者就是农民、商人、工人。这样的制度在面对威胁的时候,应该会共同应对。但是到了民国初年,中国的统治者却是军阀,只会为了自己的利益争斗,对外卖国,对内压榨百姓。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
一种方式是让富有的财产阶级站起来,掌握权力,也就是资产阶级革命。这可能在短时间内有效,但是并不能保证资产阶级长久的仁慈。不如让底层人民觉醒,也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要实现这影响,这是要把民众组织起来唤醒他们,给予改变命运的希望。
有一个强有力的证据能证明这个方案可行——俄国的10月革命成功了。有先驱,俄国也可以给予中国强大的外援,包括理论指导经济支持。
于是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各地都建起了共产主义小组,毛泽东也加入了。
下一步就需要送代表,建立跨领域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将个体的力量凝结成集体。之所以要形成政党,是因为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一个骨干、领导,这样才能胜利,政党在某种程度上就是骨干和领导。
1921年6月,各地共产主义小组代表13人,共53名党员在上海召开了第1次会议,史称一大。7月13号,在船上举行第7次会议,改名为中国共产党,要建立无产阶级政府。
这就是建党的经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