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的舒适区到底是什么,而这句你所贪恋的舒适区,可能正在慢慢地吞噬你,你是否为感到焦虑不安还是在陈述事实呢?
从我们自己自身角度来看看这句话。
如果你目前的处境不够好,那么你可以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看看问题的源头是不是你在本该奋斗的时候选择了安逸,从而错过了成长的机会。
你扪心自问,是不是挺后悔的,真的希望可以重新来过?
反过来看,如果你目前的处境还不错,那么你也可以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
你扪心自问,是不是挺庆幸自己当初使劲折腾,挺感谢那个能吃苦又耐劳的自己?
看一个人是不是在走下坡路,只需要看看他是不是变得不自律了,变得拖延了,变得懒散了。这些问题统统指向一个根源——不愿离开舒适区。
你吃完了就躺着,总是懒得运动,身材能好到哪里去?你有时间就抱着手机玩游戏、追剧,成长能快到哪里去?
在综艺节目《我和我的经纪人》里,演员乔欣被经纪人问到如何安排自己的2019年时,她吐露心声,说她想不停地工作,一天也不休息,工作能让她感到安全。
很多时候,你付出多少,就能得到多少回报。
你想要拿高薪,想要快速成长,想要在人前出彩,那么你走的路必然要比别人辛苦一点。人不能在羽翼尚未丰满时,活得太舒适。
我想,这恐怕也是“996”存在的根源之一。
企业要想突围,要想应对来自行业内外的各种挑战,就要跑得快、下狠功夫,所以大家都在拼速度、拼狠劲。企业为了发展产生了这样的需求,员工就不得不去满足这个需求。
事实上,有些公司的制度比“996”更加不人道,更加残酷。
我并不是声援和支持“996”,只是希望你能明白这种制度存在的原因。
同时,你要思考两个问题:有没有必要如此辛苦?付出这么多的努力有没有意义?
如果有,那么就不要抱怨;如果没有,那么就离开。
凡是不能一棒打死,上面说得那么多,是否有仔细考虑过自身是否太过安逸了。
如果你觉得现在的工作过得太安逸了,曾想要要离开这个舒适区,而要离开这个舒适区,需要慎重考虑,有可能就会跳进舒适区的“毒”。
为什么这么说,一旦跳出这个舒适区,而你并没有考虑过没有工作的后果,带来不仅仅是个人的影响,甚至会给家里带来一些麻烦,
想要跳出这个舒适区,你必须先考虑自身跳出后能做什么事情,而这个事情是否能给你带来什么样的结果。
需要正视这个舒适区,不然就会从人生走下坡路,很多人往往就是从自己瞎折腾开始走下坡路的。
而一旦你认真考虑过走出舒适区的那一刻起,就不能停下,停下有可能意味着失败。
走出这个舒适区并不是要你一定要辞去现在的工作,你可以利用自身下班的时间来学习更多的东西,而不是一味的去打游戏,唱歌,喝酒,谈人生。
分享一个故事,一个关于在一家公司上班的员工。
他在这家公司上班工作了五年,每天兢兢业业,从来不迟到,从来不早退,甚至干的活比别人还多。
而每个月拿到手的工资可能就是五千块,除了一年有几个忙的时候拿到了六七块,大部分都是五千块。
这五年来他就是每天七点下班,回到家之后,吃饭,洗澡后,直接躺在沙发上就开始打游戏,一打就是四五个小时,而不然的话就是一些朋友叫他出去喝酒,唱歌,谈人生。
久而久之就这样循环下去,长达这么久。
最后他想着这样过,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后来他辞职了。出去外面创业了。
而创业不到一年,创业失败,甚至负债累累,而想着重新回来那个公司继续工作,想了又想,算了已经不可能了,重新再找份工作好了,大不了从头开始。
想要跳出这个舒适区并不是想跳就跳,需要经过深思熟虑才能这么做。
有人他可能是仅仅是在一家普通的小公司上面,但是他的身份可能是多重,可能就是在网上做自媒体写文章,或者是个赚稿费的,做视频的。
很多时候也许有一份托地的工作也是不错的选择,至少可以养活自己。
这也是我说对待舒适区的态度体现了一个人的原因。
切记,别让你的舒适区毁掉你的人生,也别为了走出这个舒适区而盲目地行动,慎重慎重再慎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