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三伏天的夏天是不完整的,但三伏天却是最让人难受的!闷热无比,太阳火辣,犹如蒸笼一样!人越不好过,庄稼却是最开心的,有了这样的气候,才能孕育果实,走向成熟,进而迎来丰收的秋天。三伏天再难过,也要过,那怎么过才能舒服些?今天咱们系统化说说三伏天养生。
【三伏天】
三伏包括初伏,中伏,末伏,是一年最热的一段日子,每年7月中旬到8月中旬左右,30-40天。伏是潜伏的意思。阴阳是天地万物运作的最高法则,三伏天阳气最为旺盛,阴气潜伏不出,人也不宜过度去活动宣泄。
三伏天的特点:闷热,潮湿,湿热横行。根据中医理论,可以把三伏天理解为“长夏”,脾主长夏,脾胃不好的,此时不光容易沾染湿热之气困脾伤脾,本身有湿热体质的,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比如湿疹,痘痘,食欲下降,大便不成形等等,所以养脾是必要的。
另外,夏天属火,根据五行理论,火又与心相连,心火比较旺,也要注意养心。
【三伏天养生】
⑴避暑为要。
三伏天,暑邪比较厉害,暑本质属热,为夏天之主气。容易诱发身热,多汗,口渴,心烦,同时耗气伤津,导致四肢无力,疲倦。
*很多朋友常用藿香正气水来避暑,其实这个也要辩证体质,藿香辛温发散的(性热),适合寒湿,湿热体质(湿重于热)。如果是热性体质(阴虚/血热),上火等不适合。
*尽量避免户外长时间太阳暴晒,容易诱发皮肤过敏等各类过敏症;
*红色衣服最抗晒防辐射,有人做过实验,白色不是最防嗮的;
*祛暑食疗:绿豆,西瓜,不过不要冰镇,常温吃就好(脾胃虚寒少量);
绿豆不要煮太烂了,吃烧烤,油炸之类可以喝点绿豆汤;
西瓜等生冷瓜果适可而止,过则伤及阳气。
最好不要空腹吃。
【空调能不能开?】
实在热的受不了,可以开!但温度不要太高,稍微感觉到凉爽就好,另外不要对着吹,做好保暖盖好被子。很多人坚持不开,忍受高温蒸腾,结果是睡不好,心烦气躁,身体反而出问题了。任何东西控制好度就不会有伤害。在办公室,空调不是自己说了算,多穿衣服喝热水。
【中暑怎么办?】
长期户外劳动的朋友,就容易中暑。
症状:突然晕倒,身热烦躁,头疼,大汗或无汗,大渴喘促,尿少。
*应急措施:吃点西瓜;
*中成药:安宫牛黄丸,应急临时吃,好了就停吃。
*当然最重要的提前预防,户外劳动,间隔性多喝水,多暂停休息,尽量避开中午高温时段。
⑵健脾防湿热。
如果经常感觉闷热,这个其实是外界湿热所致,生活再不注意就容易被其侵入。如有这些症状,可能有湿热了。
*恶心呕吐;
*胸闷;
*突然长痘痘,痤疮了;
*嘴里突然有异味或者口苦口臭了;
*皮肤突然变得瘙痒难受了;
*大便粘腻不爽,总感觉解不净;
*舌苔黄腻;
*白带突然偏多色黄,甚至异臭;
【预防为主】
*一切滋腻、肥甘厚腻、辛辣、刺激,烧烤,火锅等少吃或干脆不吃;
*少喝酒,虽说流行啤酒炸鸡,大半夜还在聚会吃烧烤,实则易于诱发湿热;
*肉也是,超过了脾胃运化程度,就生热生湿;
*糖类,甜食少吃,这个滋腻难消化困脾;
*居住环境尽量干燥清爽些;
*饮食做到清爽(加工方式简单),这个很重要。
【辅助去湿热】
担心沾染湿热或者已有湿热了,怎么办?
*食疗粥:绿豆+薏米+白扁豆+赤小豆,煮烂喝;
*没胃口,呕吐恶心,怎么办?
》新鲜藿香叶/8克+新荷叶/4克,煮水当茶喝就好。
》药膳:香薷5克+厚朴5克+白扁豆10克+绿豆若干,祛湿清热开胃;
》芳香醒脾香囊:香附+艾叶+藿香+广木香,混合打粉,放到香囊里,特别是经常鼻塞的,多闻闻,通鼻窍,开胃醒脾。
》应急中成药:二妙丸或者四妙丸,针对湿热下注。
⑶养心。
心静自然凉,高温的环境,再平静的心也容易起波澜。心乱,气血则乱,火就起来了。
*空调,风扇,能用的则用,同时做好保暖措施,重要部位不要受凉就没事;
*适当的吃一些降暑的食物,如上所讲;
*节欲保肾水。
肾水和心火相互交融,才能阴阳平和。天热心火大容易刺激欲望,诱发频繁泄精,肾水不足无法制约心火,加重心火旺,心脏方面就容易出现问题。
节欲也是必须的,不可纵。
(意淫巨大危害及改善方案,再单独发文章讲)
*降火食物:苦能降火,比如苦瓜,苦瓜玉米汤或者苦瓜炒鸡蛋都不错。
*由于心血不足或心阴虚诱发的,失眠多梦,心悸心烦,面色苍白无血色,五心烦热。
代茶饮:白芍+麦冬+酸枣仁+柏子仁+茯苓+莲子心+陈皮 1-5克,煮水代茶饮,滋心阴安神。
*劳逸结合,每周安排时间放松休闲,这并非浪费时间,遇到太多珍惜时间从不放松,结果郁火都出来了,人反而焦躁不爽,人毕竟不是机器,不管工作还是学习,持久久了难免憋得慌。
⑷养阳。
三伏天,自然界阳气极其旺盛,所谓阳盛于表虚于内,人的阳气也是如此,出汗多发热等都是阳气外越表现,里面就空虚了。“春夏养阳”是有道理的,之前重复几次。
*正常人注意不过食寒凉之食、不受寒就行,不伤害也没必要额外补阳;
*如果脾胃虚寒,阳虚体质,就要抓住这个机会调养,温补阳气;
*一切冰镇饮料,冷饮等不建议,尽量喝温开水,吃温热食物。
食物进入胃里需要加热才能被消化,如果阳虚火力不足,则容易完谷不化,吃什么拉什么,所以吃温热的东西很重要。
*“冬吃萝卜夏吃姜”,夏天吃姜的一个目的是助阳,注意不要被各种名言给误导了,体质正常没必要额外吃:
》白天吃就好,晚饭后不宜吃;
》阴虚火旺,血热,各种出血,上火等不适合吃;
》寒性体质,阳虚怕冷适当吃点;
》吃法:生姜大枣煮水喝 或者 生姜打成汁混合面粉做成姜饼当饭吃;
》注意,过犹不及,不要专门去吃大量姜,适可而止,注意观察身体反应,该停则停,比如吃完长痘了,赶紧停。
*空调注意事项,见上;
*节制房事,这个上面也说了。
房事首先耗损的肾阳,有的事后直接拉肚子了,这是阳被过度透支。
*关于艾灸,三伏贴等补阳的,后面单独讲,也不是适合所有人,要辨别体质勿盲目跟风。
⑸切忌熬夜。
好像每篇文章都讲这个,但大家仍然一如既往的熬夜通宵啊之类!
票圈经常看到大半夜在边熬夜边后悔的,无奈自己控制不住,只顾眼前的快乐,哪理日后的麻烦呢。
夏天天热,特别是大城市,12点才是夜生活开始,烧烤喝酒的很多。
虽说,夏天晚睡早起,但晚也要有个限度,11点左右要收拾准备上床了。
睡眠是任何其他食药无法代替的,此点务必重视,特别是体质已经虚的朋友。
【几个常见问题】
①三伏天适合运动么?
汗为心之液,汗血同源,就是不动出汗也不少,再疯狂运动健身,容易过度出汗,导致心血/心阴不足,诱发头疼,四肢无力,疲倦等症。
可以运动,建议早晨或者傍晚较凉爽的时候,且适可而止,不宜搞得大汗淋漓。另外,雨天后不易锻炼,雨后湿气较重再混合热邪,湿热就来了,运动毛孔打开,就容易入体。
再有就是,空调房里运动出汗的,毛孔大开,也容易受寒,寒热交替挺矛盾的,不管运动还是泡脚,常温最好。
②关于三伏贴。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不对症贴了会诱发各种问题,所以大家不宜盲目跟风。
A:三伏贴的目的及适合人群。
*改善一些秋冬季节易复发的慢性病,比如呼吸系统问题(哮喘,咳嗽,过敏性咳嗽,白痰多,过敏性鼻炎等等);
*防未病,补阳,阳虚怕冷体质,寒性体质,脾胃虚寒等等;
*寒性血瘀等外伤:颈肩部疼痛,腰部疼痛,风湿性关节炎;
注意:热性体质不适合,比如湿热,血热,阴虚等等。
小朋友阳气旺盛,没必要额外贴三伏贴,切忌跟风。
B:三伏贴原理?
依据“冬病夏治”原理,三伏天外界阳气旺盛,体内阳气不足,通过外阳补内阳,把沉寒固冷给驱散出来。人体脏腑通过经络相连,穴位属于经络,将三伏贴置于穴位上,间接激活经络以及所属脏腑功能,达到补充阳气目的。
C:三伏贴成分?
成分多为辛温补阳之药,比如艾叶,细辛,桂枝,茴香等,都是热物,打成粉粉,加姜汁香油之类调成膏状。
D:三伏贴疗程?
*一般做法是:初伏、中伏、末伏,每伏贴前三天。
*每天贴3-12个小时,可以灵活处理,看皮肤反应情况,有的感觉很不舒服,就贴的短些,不然可多贴一会没事。有皮肤过敏的不建议贴了。
*每年算一个疗程,这些慢性病要根治的话,要连续贴1-6年,指望贴一年就彻底痊愈不现实。另外,贴完之后的药物不要扔,用来泡脚也可温阳。
E:三伏贴贴哪里?
贴于穴位上,不同的症状,穴位不同,其实穴位不用太精准,因为三伏贴可以覆盖一定的面积,自己找位置差不多就好。
F:几个案例。
【老寒腿】
穴位:阳陵泉穴,足三里,内外膝眼。
三伏贴成分:乳香,川穹,艾叶,桂枝,20-30克,都是温阳活血化瘀。
【过敏性哮喘】
之所以叫过敏,因为病根一直存在,只是处于潜伏状态,秋冬人的阳气下降,于是就出来搞事了,诱发各种呼吸问题。
*临时缓解:艾叶煮水熏鼻子,有朋友反馈管用,通气;
*三伏贴穴位:定喘穴/ 肺俞穴/ 足三里。
这个可能要连续贴好几年的三伏贴,如果要根治。
另外,平时生活上也要多加注意增强体质和正气,综合调理,不能单纯依赖某一种手段。其他的案例不多说,有很多,成分也没法统一规定,只能具体症状具体辩证。
G:三伏贴去哪里买?
*自己买材料制作;
*医院。每年三伏天,不少医院会推出此服务,可以参考。
【提醒】贴敷过程中,戒掉生冷寒凉之食,生活环境不要太冷了,做好保暖。
③艾灸。
这个也是补阳气的,和三伏贴异曲同工之效,只是操作简单。
适应人群:阳虚怕冷,体寒,对寒冷食物特别敏感,一触寒就拉肚子,一运动就腹泻,房事后腹泻。
每次时间灵活控制,看身体反应,5分钟可以,10分钟也行,30分钟身体承受的住未尝不可。不过有的一次艾灸3个小时太夸张了,过了!
其实,就吸收效果而言,夏秋之交是最好的。
常用穴位:关元穴(任何阳虚);中脘穴、足三里(脾胃虚寒)。
先说这么多,总的来说,秋冬会否感觉温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夏天的保养,三伏天是夏天的核心区域,有节制不图一时凉爽欢快,就能多的积累能量和阳气,待到秋冬就没那么怕冷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