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顾名思义就表示数目的文字和符号。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客观准确,给人的印象是平淡乏味,但如果把它用在恰当的位置,并赋予适当的情感,它就不仅仅只有干巴巴的数字,而是任何文字都无法取代的活力因素。因此,我们可以经常在各类标题中看到数字,也常常会先看数字再及其他。
我们今天还是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新京报》的标题为例加以说明。
一、简洁明了,用最直观的方式提示文章内容。
标题最基本的要求是准确,而数字最大的特点也是准确。标题中出现数字,首要的作用就是对文章内容的客观描述,以最简单的数字,提供最大的信息量,既直观提示了文章内容,也能吸引读者的注意。
《60万株花卉扮靓北京城》(《北京青年报》9月15日第4版),这60万株花都有什么品种,都被放在什么位置,该怎么去观赏等都是人们关心的问题,也自然会读下去。
《中国代表139个国家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会议上呼吁充分实现发展权》(《光明日报》9月15日第5版),中国虽说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但也只是一员,怎么会代表139个国家,这也是不寻常的,也会让人去一探究竟。
二、双数并举,用强反差的对比显示事物矛盾。
两组数字对比越强烈反差越大,就越能制造冲击力、震撼力,使读者产生爱、恨等强烈的情感共鸣,读者自然就会有阅读欲。
《人均预期寿命:35到77的嬗变背后》(《光明日报》9月15日第4版),“35”和“77”双数对比,让人感受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提高,也体会到生活的幸福。
《7股连续多日涨停 4公司净利降幅过半——信息服务和通信设备行业合计占比过半,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变动2增5降》(《新京报》9月11日B08版),“7”和“4”,“2”和“5”两组双数对比,解释了股市无常。
三、增奇添趣,用最反常的表述切入事件深层。
当你碰到一个小众事件,很难吸引社会大量人去关注时,如果能提炼出超常规的数字做标题,往往会达到“化平凡为神奇”的效果。
《疯狂的鞋子:从1元涨到3万元仅需两小时》(《中国青年报》9月10日第9版头条的标题),一双鞋子的售价两小时狂增3万倍,显然突破了人们的常规认识,不仅直接抓住了事件的要害,也让人看到社会上还有炒鞋这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
《兜售17万条“人脸数据”:我的“脸”岂能成你的“商品”?》(《新京报》9月12日A04版),我们平时也听到过这种情况,但没想到数据会如此之大,我们是否都被兜售了,大家的情绪一下就被抓住了。
当然了凡事都有两面,数字做标题也有诸如形式单一,易于模式化引起读者视觉疲劳,为数字而数字文不对题等情况。大家在根据自己的文章内容做做标题时,要多思考、多比对,该用数字时决不含糊,用的恰到好处,不该用的地方,也要坚决舍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