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9525520/f2268f0f9c373948.jpg)
“欲望”这个词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出现在生命里的,最初被教导的意思应该是个贬义词,和“贪”经常划等号,并常常伴随违反道德的行为和不好的结果呈现。
随着年岁的增长对它也有了新的认知,现在理解欲望有两个大方面:一方面欲望是人的本能,人类作为一个生物体为了不灭绝,为了将基因传递下去,首先必须活下来,而活下来本身就是求存的欲望。另一方面欲望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每个个体都希望更丰富的物质,更舒适安全的环境,拥有更美好的事物,对美好生活的欲望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既然作为一种本能,就像看到蛇会下意识跳开,见到美丽的异性都会被吸引一样,如果要克服欲望达到无欲的状态,从理论上讲需要强大的自我克制力,是件很难做到的事情,但现实中一个矛盾的现象一度使我很困惑。
![](https://img.haomeiwen.com/i9525520/3dae12271503945f.jpg)
认识一些人,起先为了财务自由,为了美好生活努力拼搏和奋斗着,信心满满,平时聊得也是赚到钱后如何开好车喝好酒奢侈的挥霍一下,享受一下“有钱人”的生活。几年过去了,当初的他们增长了年龄,认知也有所提高,财富虽然有增长但远没有达到“有钱人”的状态,但令我诧异的是再谈起奢靡生活,他们好像突然“佛系”了。“吃饭不过一日三餐,睡觉不过一张床,五十万的生活能过,五万的生活也能过。”一副清心寡欲,随遇而安的样子。难道他们开悟了?开悟这么简单?但打心眼里真不觉得他们做到了无欲无求。
深思后,终于明白了原来“无欲”也有真假。他们的无欲是假无欲,是努力后对现实结果的无奈和妥协,实际情况是“我努力的,我的能力只有这么多,其他的都在我能力圈之外,我控制不了结果,剩下的听天由命吧,但为了脸面,交流中要提高到无欲。”,表面上看是清心寡欲,实际是一种变相对承认自己能力不足的掩饰罢了。很好,最起码知道自己的边界在哪,出于脸面的解释也就能接受了。
真正的“无欲”很难得,孔子这样的圣人在生命的后期也只说能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还是“有欲”。能做到吃咸菜和龙虾同一个心境,舒适与苦难同一个心境,生与死同一个心境,才是离“无欲”不远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9525520/5afa86763fc91801.jpg)
“无欲”状态要靠“有欲”的追求,是一种“有欲”的修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