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是忙day,每周这天都要来点小忧伤,考虑一下未来在哪里,路该怎么走,考虑完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
入秋后,天气渐渐转凉,早出晚归要套件衣裳,放在购物车3个多月的那件长裙最终还是没买上,每次想付款时总能听见心里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和理由截断正打算输入密码的手,也好,省了几百元来添一件秋装。
摩拜似乎又融了很多钱,地铁旁新增许多还没贴小广告的新车,养生专家建议长期伏案工作者多接触大自然,骑车回家成为最优选;也奇怪,蹬着小车,看着和时间一样快速掠过的风景,竟不由自主的哼起没名的小调;尽管常常觉得理想生活应当夕有晚霞朝有晨露、鸟语花香、朋友三两、有说有笑日日不一样,踏上单车那一刻满心希望如果日子能始终平淡不惊,悠远绵长也没什么不好。微风拂面,脑子里窜出来刚排的新工作大煞风景。
团队中的其他人使用最新技术很长时间,自己对于未上手的新知识感觉很陌生,迟迟不愿意跟上同事步伐,鬼知道心里畏惧的到底是什么;骑车在良辰美景的小路上,住在身体中精神分裂出的另一个自己坐在车筐里开始点点指指,难道使用固有熟练却不能提升效率的旧框架是传说中的舒适区?
什么叫做舒适区?
舒适区最早来源于地理上的一个概念,用来形容气候宜人、四季如春的地区,后来慢慢衍生出心理学概念。有心理学家提出人们将自己的行为限定在某一个特定范围,对范围内的人与事非常熟悉,从而有保持稳定的行为和表现称为心理舒适区。而人的舒适区会随着生活环境或经历不断变大或缩小,且不同人之间对舒适区有不同的定义;普遍认为,人们突破熟悉范围不断尝试,寻找新的刺激,对于新事物以及陌生环境的挑战属于“走出舒适区”的一种。
对我来说采用一种全新未曾使用过的工具是来自于工作上的走出舒适区的挑战;对于想要逃离体制内的公务员而言,辞掉工作告别父母远走他乡去北上广深找到安身立命之本也是跳出舒适圈;对于父母等老一辈来说,接收互联网使用网上银行转账汇款发红包是另一种舒适圈的挑战。
因此心理舒适区是一个宽泛,没有严格定义。
为什么要逃离舒适圈?
既然心理舒适圈没有严格定义,我们为什么要不断跳出令自己舒服的地方,类似自虐的找寻自己不那么擅长的内容呢,不断扩大焦虑和恐惧感意义在哪里?
内向型人格安于享受自己搭建的丰富内心世界,即使热闹宴会上众人眉飞色舞有何干;我用旧的工具也可以保证工作内容正常输出,为什么看见同事用了新技能也一定要急火火的去学和用;父亲母亲就是不喜欢网络里面上蹿下跳的各色人物,乐于使用柜台转账又能怎样;如果一定要跳出舒适圈,作家跑去当演员,教师上课炒股票,公职人员学习游戏开发会不会天下大乱?这些话看起来有道理却又哪里不那么正确。问题在于,对于不同人而言,不是每一种新鲜事物都值得尝试,需要结合个人期望,社会价值,以及这件事给自己带来的成就感综合评论。
我们该做的不是跳出舒适圈,而是扩大舒适圈。
扩大舒适圈
哪位哲人说过,人的一生不可能俩次踏入同一条相同的河流,不可能遇见两片相同的叶子。按照我们不断探索个人心里舒适边界来看,我们对于自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了解,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想要奔向何方。扯远了,这是哲学家们需要帮我们找答案的问题,不能跨界。
概括来说,探寻舒适边界一部分原因是想要扩大个人成就带来的幸福感,成就分两类:社会外界的,自己的;二者可以互吸也能互斥;于是新的问题来了,扩大舒适圈首先需要了解自己:承认自己有诸多不如人之处、告诉自己做某件事情就是会失败而不是灌几壶鸡汤找不到北、但也不会一直失败、承认自己有缺陷不完美。
若干年以前,在我的新年计划里就会固定的出现一项想要完成的目标:锻炼身体,但它仅仅躺在目标一栏,从来没完成过,不能完成原因非常多。想健身的主要诉求是提高自身免疫力,加快新城代谢速度,减掉小肚腩,而健身强体减肥等都不能一朝一日见到效果,那么靠动力维持自己完成一项不擅长也不舒服的事等到激情褪去后,只剩一地鸡毛。
所以完成健身首先要制定详细可量化的目标,能从中循序渐进的感受到自己进步带来的个人成就感;其次依靠习惯而不是动力做事,把运动训练成一项和吃饭刷牙一样的日常部分,不做会难受才可以;《微习惯》一书里面指出把某件心理抗拒的事变成习惯需要从出其不意开始,比如一个俯卧撑。通常令人不能坚持下去的不是目标本身而是不愿意开始,微习惯可以帮助心理避开预期的坎,当行动目标缩小到不足以产生畏惧心理时,及时每天一个俯卧撑,一年也有365个,重要的是中间不要间断,可以多做,但1个是底线。
总结一下,心理舒适圈边界模糊,挑战自己前先弄清楚定下来的目标究竟是在自虐还是真的有帮助,然后定一个小到不会对心理造成压力的方案每天坚持。你要去做你自己,但你永远不能完全清楚自己是怎样的;改变人格的起点不在于对过去人格的否定,而在于对其的接纳。
文章大部分内容参考知乎话题讨论:不断跳出自己的「心理舒适区」真的能够让人们取得更大的成就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