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的阳光明媚的下午,上完课回到寝室,很自然的打开电脑看着视频,并不知道今天会有怎样的不同,直到看到了《盗火者》,一部关于中国教育的科教纪录片,我才隐隐的有了一丝预感,今天会有所不同。
《盗火者》开头讲的便是重回人的语文,语文是我们从小接触着的最为熟悉的学科,而我所经历过的语文课堂,点点滴滴一下子涌上了心头。小学的记忆是从五年级开始深刻的,那时刚进入到可以直升入好的初中的学校,而过往四年烂漫的生活一下子模糊起来,在时光中被压制和掩埋住。自此我成为了一个用心学习的好学生,也是一个只是学习着的差学生。
转学后最苦恼的便是阅读理解拿不到几分的语文,慢慢的对语文失落,畏惧,抵制并一直持续到了高中。我变成了一个不喜欢语文的孩子,以后也自然而然的选择了理科,热衷于标准答案的演算过程。我不知道的是,那时不能切合小学阅读标答的我本身是无罪的,那时的我并没有什么缺失,而我却在很长一段时间被老师,父母以及自己“确诊”为所谓的阅读考试障碍,在应试教育中这是可怕的“病症”。于是被教育如何学好语文,怎样从一个词,一个句子,一段话中得到老师满意标答满意的结果。不止如此,诗歌,作文也都有他们的套路,自由的文字并不自由。
所谓教育,自入学以来便一直被告知着它的尽头应是好的工作,光明的未来。好的高中一流的大学这不就是我们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目标吗?因此为分数痴迷,由排名操控,很多时候不去问为什么,慢慢的也知道了社会需要什么——一枚生产流水线上的螺丝钉,而这枚螺丝钉在想什么?没有人关心。就这样被教育一路推着走了过来,和那么多普通亦或不普通的螺丝钉们一起,我也未发现有什么不对,这是大家都喜闻乐见的不是吗?就这样遵从着。
于是顺利地升着市重点高中,平淡地上着二三流一本大学,课堂上听课或是自学,考前老实备考,考完便丢在一旁,一如既往的看着班级专业排名,偶尔思考考研还是就业,会有怎样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彻底沦为了追求结果的工具,我们也不过被教育统一制造着,这样仍然没什么不对吗?渐渐感觉到自己的缺失,我们越来越同一化,机械而又一致,对与错也变得泾渭分明,难道我们能做到的仅仅是习得一门技能,然后被贴上统一的标签吗?
自上学以来,我一直很感谢父母对我的塑造,幼时学习上的严苛要求,也尽可能的提供着他们能给我的最好的资源。而他们的要求和希冀便更为简单了,那就是我能有一个好的未来,轻松的衣食无忧,经济无忧。他们是普通的甚至完全称得上优秀的父母。但儿时的我对他们确是冷淡的,生日或是节日客客气气的表达感谢和心意,作为一个天真烂漫的儿童的感知却被压制着。反而是长大后,自由一点不再只桎梏在学习中时跟他们开始亲近起来,虽然分数没什么增长,但却想了解和更加贴近他们的生活,想要去听他们的故事和人生,而这样的交流正是儿时应拥有却缺失着的,亲近的人陌生了许久。
突如其来的发声只因这些我所怀疑过的在看着视频的一刻被触动了,教育应该是怎样的?我不知道,我所知道的是我的下一代不应该这样被教育制造着,被推着走向不会思考不问为什么只有标答的缺失。这个世界是完整而富有灵气的,而学习是再自然不过的求知,世界的自然与发展会在学习中被认识,一如人之独特的天性和存在的意义,在这样自然的学习过程中被唤醒。我希望他们是不被排名的,即使这样也能不被迫的执着于它,每一个人都不同,而每一个人都优秀。这个世界不是被教育制造着的,它自始以来就站立在那里,它的规律和美,每一个表象下的真理都将被我们认知贴近并切实感受和创造着。而这一刻思辨着的你,必将是完整而闪耀着的。这便是你之所以为你,而任何人都撼动不了的骄傲而独特的存在。
而有人可能会问,难道今后你就不这样生活了吗?难道否定过往,寄希望于遥不可知的变革吗?还是坚持着这样的被动吸收?我想我能做的还有选择和沉淀,选择自由的思想,自由的发声,去发现更多真实的世界和自我,也即是追求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我们的年代,这个什么年代都还不是的年代,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创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