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有自己想象的那么棒吗?你的理财能力怎么样?解读别人情感的能力呢?你比你认识的人更健康吗?你的语法高于平均水平吗?
清楚知道自己的能力和客观地把自己和别人的能力作比较不只会增加一个人的自信,也会帮助我们相信自己的本能和判断,在需要的时候征求别人的意见。
但心理学研究显示我们很少能够正确地衡量自己的能力。事实上,我们经常高估自己的能力,学术界称之为达克效应。在超过100个研究中,这个效应解释了人们普遍有虚幻的优越感,这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违反了数学原理。
有一个研究,让两个软件公司里的程序设计师,评估自己的能力,两个公司分别有32%和12%的城市设计师觉得自己是顶尖的5%
另一个研究显示,88%的美国人认为,自己的驾驶能力是高于平均的。
这种数据不在少数。一般来说,人们会认为自己在健康,领导能力,伦理,等等方面都优于平均。
有意思的是,最没有能力的人,经常最会高估自己。在逻辑,语法,金融知识,数学,情商,做医学化验,和下棋方面能力都低下的人,都会认为自己堪比专家。谁最容易有这种幻觉呢?不幸的是,所有人。因为人人都有自己不胜任而又没有意识到的方面。
但是为什么呢,当心理学家达明和克鲁格在1999年提出达克效应,他们认为,人们在缺少知识和技术的领域遭受一个双重诅咒。
第一,他们会有失误和失策。
第二,知识中的差距,让他们无法发觉自己的错误,也就是说表现越不佳的人就越不容易意识到,自己表现不佳。
比如,一项针对大学辩论竞赛者的研究发现,前几轮的表现在倒数四分之一的群体在之后四五轮里还是屡战屡败,但他们认为自己的赢率接近六成。由于对辩论规则缺乏深刻理解,这些学生根本就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论点什么时候瓦解和瓦解的频率。
达克效应不是弱点被自我屏蔽的问题,人们经常能够承认已经辨识到的弱点。
一个研究表明,逻辑测验做得不好的学生在上了一个小型逻辑课程后,爽快地承认了自己原来的不足。这有可能是水平一般的人通常信心不足的原因。他们有足够的知识,明白自己的不足。
另一方面,专家们很清楚,自己的水准。但他们经常会犯另外一种错误,他们以为其他人也知道的很多。结果水平不高的人和专家们都把自己圈在了不同的错误自我认识的气泡里。水平不高的人看不到自己的不足。能力很高的人无法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如何罕见。
那么在达克效应中,人们应该怎样对自己有正确的评估呢?
第一,向他人索要反馈。即使忠言逆耳。
第二,也是更重要的一点不断学习。越多的知识能让我们填补更多的不足。
也许一切都归结于那句古老的谚语:当和傻瓜辩论时,首先要确定,自己不也是同样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