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做产品,放在以前我会觉得这不是产品经理的事情吗?后来学习读书变现课,起初我也只是想着学习写书评,拆书稿。而主讲老师说我们应该把自己的目标定位成一个知识产品经理,而不仅仅是一个书籍类的撰稿人,她说我们都要有产品思维,要能够做出自己的读书类产品。
产品的本质就是能够解决问题的东西,有形或无形的,它可以是能优化我们生活的一个小发明,一款新型轿车,一个电子设备,也可以是一新开发的app,一个营销方案,一个广告的植入,一次活动的企划等等,它们本质上都是要解决某个或多个问题。
对于想要通过读书变现的自媒体人来说,写一篇文章,列出一个书单,出一本书,打造个人IP,其实也就是在做产品,也是要从解决问题,满足用户需求出发。
谁不想做出自己的爆款产品,并且还能持续的带来商业价值呢?
对于张小龙来说,微信是很成功的产品,对于张一鸣来说,今日头条是很成功的产品。
而对于我来说,我的成功产品可以是出一本畅销书,开发一个受欢迎的知识付费课程,而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具备产品思维。
产品思维就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综合性的思维,做产品就是进一步把问题解决方案产品化的过程。
《做产品》这本书就是一本很好的产品思维训练工具书,真的是手把手教我们做产品,实操性强。本书的英文原名其实是《创新者的工具箱》,其实产品思维也就是要求我们有创新的能力,当然我们还需要把各种创新想法付诸实践,有能力做出好的产品。
本书的三位作者都是业内大咖,活跃在创新,设计和运营管理的前线,都服务过多个国家的大客户,为这些客户提供过管理咨询服务。
《做产品》一书不仅是产品经理人的职业宝典,也是所有从事创造创新性行业,有做产品需求的人的实用工具书。其实很多行业都是互通的,本质上都是要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有创新的想法,并最终实现产品化,并且还能带来持续的价值。
做出产品不难,难的是做对的产品!
一篇文章写得不好,可能只是损失了时间。但是如果一个商业产品失败了,就可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就算是任天堂,微软,甚至苹果这样的大公司,都经历过失败的决策,做出了失败的产品。
《做产品》这本书的一大亮点就是提供了很多非常具有参考价值的实际案例,分析他们失败或成功的原因,这对我们都很有帮助。
比如微软推出Zune来对抗苹果的iPod,结果却惨败。那为什么iPod就是对的产品?读完本书后,你就会明白iPod的成功之处绝不仅仅是它的硬件设计。
4步做出爆款产品
《做产品》一书把这个过程分解为前端创新和后端开发。失败的产品往往是没有很好地兼顾这两端。
前端创新包括定义机遇和发现创意两步。
定义机遇就是明确待解决的问题,产品思维教我们把遇到的问题都看成机遇,这意味着我们有机会做出更新更好的产品。
但是我们往往会同时遇到很多的问题,却不知道应该优先解决哪一个问题,要如何排序,如何筛选,如何明确问题。关于这一步,书中就给出了13种技能,帮助我们确定我们真正要解决的问题。
发现创意就是能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一步,我们需要对已经确定的待解决问题找到解决方案。除了我们比较熟悉的头脑风暴,概念树,“六项思考帽”,书中还有其他的实用技能。
后端开发包括开发设计和创新项目的论证两步。
开发设计这一步需要我们识别消费者的真正需求。对于写文章的人来说,我们的消费者就是我们读者,识别他们的需求就是要抓住他们的痛点,痒点。而如果我们是要设计一个新的游戏,开发一个新应用程序,这个过程就更复杂一些,需要用到更多的技能。
最后是创新项目论证这一步,我们最终要能够让产品商业化。如果我们要做一个知识付费产品,那么就需要论证它能不能吸引更多人购买,并且持续地购买。
这么看来,做产品似乎并不复杂,只需要4步。但真正做起来就会发现要面对和考虑的问题还是非常复杂的,也很容易忽视很多关键点。所以《做产品》一书给每一步都提供了可以直接上手的工具,全书共有58个工具,还配有直观的流程图,个人和团队都可以直接上手使用。
这本书不仅是产品经理,也是所有创意工作者的百宝箱。有了这样一个百宝箱,就好像给我们的重装了操作系统。如果我们在做产品时遇到问题,都可以像翻字典一样找到适合的工具,并轻松找到应对的方案。
让产品实现有机创新增长
成功的产品一定是可持续地带来商业价值。但是一个产品从无到有的整个规划设计的过程是很复杂的,特别是风险性大的产品,就更需要漫长的探索,极其严谨的流程,才能做出更好地产品,能打动消费者,甚至是能造福他人。
《做产品》这本书就实实在在给我们可以实操的工具,提升我们的产品思维,用好这些工具,相信即使是新手小白也能做出爆款产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