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过端午非常热闹,采艾蒿,包粽子,戴五彩线,用五颜六色的纸叠葫芦用树枝挂在门窗,每一项习俗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样让我难忘的是端午这天要吃好多好多的煮鸡蛋。
每到这天,当我像往常一样在母亲锅碗瓢盆的奏鸣曲中醒来,母亲早已煮好了几大盆热气腾腾的鸡蛋、鸭蛋和鹅蛋摆放在了桌上。母亲还总是剥好了一些,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有着烫手的温度。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完还余下好多。
那时候鸡蛋不是什么奢侈品,但对很多家庭来说,也不是可以尽情享用的美味,不少人家靠它卖钱填补家用。母亲勤劳能干,在她的手中,小小的菜园可以种出多种多样的果蔬,比较单调的五谷杂粮,可以做出各种美味,就算给我们做的衣服和书包,也要在上面秀出精巧的花和图案来。所以在那时我和姐弟们的生活,真算得上是“衣食无忧”了。
母亲一心让孩子们好好读书,从不让我们干农活,而她则在四季的循环往复中,重复着春种秋收和家务劳动,高中离家读书的我,不晓得母亲为此付出了多少辛劳和汗水,放弃了多少睡眠和休息,只记得多日不见皱纹总是悄悄爬上母亲的额头……
令人感叹的是,在那无法想象的忙碌中,母亲还不顾劳累地在房前屋后种满了鲜花。我曾看见她从田间劳作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侍弄那些花儿,生活的热情和乐趣随着鲜花一起盛放着!那一刻我知道,源自母亲内心那对生活的热情和爱,足可傲视岁月的风风雨雨!
母亲不仅自己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还无私帮助乡亲们做很多事。她做过卫生员、还创过业,不论做什么,总用自己辛劳无私的付出,给别人快乐和帮助。每一个和认识母亲的人,无不为她的勤劳热情和无私付出所打动和赞叹
也正是母亲的热情和努力付出,给了孩子们心灵的温暖和生活的富足,给了我们好好学习、专心学业的安心。后来,孩子们都考上了理想的学校并有了不错的工作,母亲也走出了辛劳半生的土地,来到了我们所在的城市生活。
无论在哪母亲对生活的热情不变,勤劳热心助人的品质不变,无论在哪也都会经营一处开花的小园,热情与爱心随鲜花一起盛放。
如今,年少的时光已经走远,而记忆中的节日味道却越来越浓,每年端午,我都会买艾蒿包粽子挂葫芦,更要煮上一盆热乎乎的鸡蛋,在那一份浓香与温度里,有爱和温暖溢满心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