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有云:“王命申伯,式是南邦。”
意思是说,周宣王为舅舅申伯饯行,希望他前往申国,把邦国建成南方诸侯的榜样。
而《匠人》的作者申赋渔的祖先,正是申伯的后代。早在600多年前,有一位名叫申良三的农民,来到这里,安家落户。从此,这里有了一个新名字——申村。
曾经的申村,有几万户人口,热闹非凡。村中还有一些受人尊敬的手艺人。譬如:瓦匠、篾匠、豆腐匠、扎灯匠、木匠、剃头匠等15位得高望重的长辈。
可如今,申村却像秋天的落木,凋零一片,早已没有了昔日的风采。于是,作者希望在记忆中的故乡消失之前,用文字将它永远的留存下来。
于是,这本《匠人》便诞生了。本书通过申村15位匠人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描绘出了申村从兴盛到日渐衰败的全过程,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与不舍之情。
01 欲望是一把双刃剑
中国有句谚语:“人不可忘本。”意谓,人不能忘记自己的出身或别人的德。
但是,在《匠人》中,却有一个瓦匠。在追逐人生的光环中,逐渐迷失了自我,作出一件对不住祖宗的事情,被村民唾弃,让家人憎恨。
瓦匠年轻时,当过军人,不仅人长得一表人才,还拉得一手好二胡,是十里八乡姑娘们爱慕的对象。
可老话说得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没过多久,部队大裁员。瓦匠复原回家,呆了几个月后,却成了一名瓦匠。
就这样,瓦匠从一个万众瞩目的大英雄,变成了一个用瓦刀砌墙的粗人。当人们以为他会因为落差,变得郁郁寡欢时,他却很快适应了瓦匠这个新身份。
卸下军人光环的瓦匠,很快又为自己重新购置了一件匠人的“新装”。他又成为村里的焦点人物,又恢复了以往的骄傲神情。可不久后,他就做了一件既失德,又忘本的事。
为了修建教堂,他不顾村民阻拦,帮助高氏推倒了最受全村人爱戴的荷先生的故居。之后,瓦匠又摇身一变,身穿黑袍,手拿圣经,成了一名传教士。
瓦匠靠教堂重新镀金,高氏靠教堂敛财致富,而教堂也带走了全村人对荷老先生的最后一丝念想。之后,瓦匠又以信主为由,烧毁祖宗牌位。弟弟一气之下,将瓦匠打成了瘸子。
朱德庸曾说:“人的欲望就如同牙膏一样,当它被挤出来之后,就很难再挤回去。”
《匠人》中,瓦匠在欲望中,迷失自我。从村民心中的英雄到受人爱戴的瓦匠,再到最后为了主,背弃祖宗,成为让家人与村人唾弃的传教士。
可见,欲望是一把双刃剑。有些欲望可以成就人生,而有些欲望则足以毁灭曾努力过的所有辉煌。
02 精神上的宝藏
中国人过春节到正月十五“闹花灯”才结束。花灯作为中国汉族传统的工艺品,其制作精良,绘图考究。而在古代,制作花灯的手艺人,被尊称为“扎灯匠”。
作者申赋渔的外公就是一名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扎灯匠。在外公的工作间里,有着各式各样的漂亮花灯。
儿时,作者时常与弟弟一起步行二十多公里路,去外公家看花灯。每年的庙会上,全乡最耀眼的花灯就是外公做的“走马灯”。
外公扎灯40年,可到65岁那年,却突然不做了,改行“拉瞎子”了。
瞎子是一个算命先生,外公每天拉着他走街串巷的去给人算命。小朋友们嘲讽外公是“拉瞎子”,作者也开始憎恨外公,他不明白,为什么外公放着好好的扎花匠不做,偏要去拉瞎子?
直至外公离世,真相才浮出水面。原来,外公在年轻时,有过一段屈辱的回忆。他曾经当过逃兵。瞎子就是捉到外公的那个军人,可最后,他还是放了外公。
后来,瞎子在战役中,负了伤,导致了双目失明。两人相遇那年,外公刚好65岁。而外公去世前,瞎子一直陪在外公身旁。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所谓人生,是一刻也不停地变化着的。就是肉体生命的衰弱和灵魂生命的强大、扩大。”
或许,多年前,年少的外公不够勇敢,为了活下去,才选择了逃亡。可是,多年后,年老的外公却不惧流言蜚语,宁愿放弃最心爱的扎花与名声,也要选择“拉瞎子”报恩。
可见,一个人无论拥有多少财富与名望,都不如拥有一颗知恩图报的心,更为重要。因为,感恩才是精神上最宝贵的宝藏。
03 人类最高的道德
有一种职业,不会因为国外局势的动荡和国内疫情的反复,而收入减少半分。它就是理发师。在古代,它有另一个称谓——“剃头匠”。
在《匠人》中,剃头匠是申村最受村民尊敬的人。这钟尊重甚至超过了村长,也超过了村中的所有匠人。
每年春节前,剃头匠都会挨家挨户为村民们免费剃头。整个申村走下来,大概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
中午走到哪家,便在哪家吃饭。剃头匠从来不挑吃食,但是,村民们都会像迎接贵宾一样,拿出家中最好的饭菜款待他。
为了感谢剃头匠,淳朴的村民还会在年前,为他送去一些年货。作者的爷爷与剃头匠的关系十分要好,每次他都是最后一个过去,看剃头匠家里还需要什么。
如果年货齐全了,他就会给剃头匠包一个大红包。
作者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一个剃头匠,在村中的地位会如此之高呢?原来,剃头匠的手艺是在寺庙里学的。但是,他却经常刮破和尚的头。
而他后来之所以能成为剃头匠,以及受人尊敬,都与日本人有着重要的关联。
抗战时,剃头匠被日本人抓去,帮日本人理发。日本人对剃头匠的手艺很满意,于是,也就慢慢对他卸下了防备。
在一次理发时,剃头匠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割了日本中队长的喉咙,之后,才跑到申村落户,成为了村民心目中最尊敬的剃头匠。
拿破仑曾说:“人类最高的道德是什么?那就是爱国之心。”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祖国需要我们时,唯有不畏生死,为祖国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像勇敢的剃头匠一样,才能对得起“中国人”这三个字。
写在最后
故乡在每个人心中,都是一种特殊的存在。我们在它的见证下,出生与成长;在它的陪伴下,拥有了关于人生的最初记忆,度过了最宝贵的童年时光……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中的故乡却变得越来越模糊。故乡的人,离我们渐行渐远;故乡的风景,也在一次次的重建中,失去了原有的模样。
多年前,余光中老先生用一首《乡愁》,道出了无数离乡之人,对故乡的思念。多年后,申赋渔的一部《匠人》小说,与乡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像一把神奇的钥匙,为我们打开了那一道通往遥远故乡记忆的大门。
合上《匠人》,我仿佛听见心底传来一个声音:你还记得心中的故乡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