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9日
这一天是在昏睡中度过,幸好下午能用羽毛球运动释放一下体内积攒的负能量,在汗流浃背中体验虚脱感。晚上九点多微博中有个朋友问我:“书中第23部分中第一句话【免受绝对的、任意的权力干预的自由】,这是指没有放弃这种自由的权力还是仅仅说人需要这种权力?”
看到后倍感惊讶,一个人能够通过微博这个社交媒体提出如此细致具体的问题,那么他一定是在阅读过程中进行了深度思考。而后是感到幸运,他能够通过微博找到我。最后是有些不好意思对其进行解答,因为我的阅读仅仅是宏观上的一小部分而已,到现在也没有能力进行理性清晰的总结,仅仅是因为针对某一点的个人思考,无法避免的会偏颇和片面。
由于阅读版本的不同和个人理解的局限性,对此问题喔当天未能进行解答,我回复他“这个问题,容我再仔细想一想,给我点时间”,他同意了。
此刻已经是第二天的晚上,依旧坐在乒乓球案台边思考。经过一天的忙碌,有必要挤出宝贵的时间进行思考。古人云一日三省吾身没有坏处,即使我只能做到三分之一。
再一次通读《政府论》下册第四章论奴役,方才恍然大悟。原来对此书的阅读还处于极端肤浅的状态,这个层次只能说我读过这本书而已。在第二章论自然状态和第三章论战争状态中,区分人所处环境和状态,进而使后世在各种社会制度中能够清晰区别战争状态与和平状态。虽然没有人去过原始状态而进行必要的分析和阐述,并不能够使人信服,因为没有人在当时处理过人类社会的问题,且没有证据证明在自然状态或社会状态的人性体现到底如何。多年的演化和时间在大脑中的积累,文明发生巨大的变化,但是人性的体现似乎来源于基因的驱动。从宏观上看改变的部分微乎其微,若真想了解真相,或者离真相更近一点,需要人类学专业的解答。
在记忆中《枪炮、病菌和钢铁》一书中涉及到了一些,讲述人类从有根据的开始,逐渐从非洲大陆走到其他各洲,然后由于环境的变化演变出各自相对独立的文明和文化特征。但是此书是在证明现存人种之间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进而否定了白色人种最优的理念。在人类考古学中也介绍人类进化的过程,但是这部分知识太欠缺,在此不闭赘言。
铺垫了这么多就在于说明如何从更加宏观的角度看待人类社会制度和演变过程。如果视角足够大,事情可能就不是事情,思考也就毫无意义,但我们难以满足这个“足够”。似乎在讨论宇宙的边界,是否足够大或者是否存在之类的逻辑。如果能将视角放低一点,看看脚下的路,事情瞬间简单,变得亲切甚至可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边界,我的世界就有范围,即使这与全人类的世界几乎没有可比性。所以以下的文字均是在我的世界里思考出来的答案,见笑了!
在未读论奴役这一章使,提到“奴役”,脑子里会想到什么?
想到电视剧《铁磁铜牙纪晓岚》中大臣们五体投地后的那句“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和“臣罪该万死!”
想到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面年轻银行家拿着啤酒瓶,靠墙坐着仰望天空的眼神。
想到电影《勇敢的心》中最后的呐喊“freedom”!
想到书籍《夹边沟记事》里悲剧人物对于国家的美好希望,被玩弄的何等凄凉。
想到动物园里的老虎狮子,被摔得粉碎的灵魂。
想到政治灾难中被驱赶的人群,良知和人性像鞋垫子一样,肮脏龌蹉。
想到自我思想中的认知和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等等感知的东西,可能都是虚假的存在。
到底何为奴役呢?我无法给出准确的答案,因为从我的第反应中就可以看出我的认知的额局限性。但是我想,思想的奴役要远远比身体的奴役更可怕。摩西从埃及将被奴役的犹太民族带到了一个充满蜂蜜和美酒的地方,靠的就是那份执着的信仰和思想的自由。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奴隶之身的影响顶多是结束生命,思想的奴役则是灵魂的幻灭。可是当那些犹太民族坚定着信仰,会有一天神会派出一个英雄带领他们走出苦海,那么这种信仰是否就是一种被奴役的状态呢?
就此说来,摈弃被奴役的可能性只能是人失去思考的基因和能力,变成非人类。否则,不管怎样都处于某种被奴役的状态。即极端自由。这对于我们这个相对理想的社会是不存在的。讨论奴役时有必要思考自由的边界,如果自由有了边界,那么就是被奴役,也就是说自由的概念出现了问题,或者是自由和奴役的关系理解不正确。
在《论自由》中密尔提到不伤害原则,大概意思是在不伤害他人的情况下自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情。简单的一句话不能概括所有可能性,但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的角度。人可以为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但是很难为全体人员的错误负责。所以在《政府论》中第23段中写道:“处在社会中的人的自由,就是除经人们同意在国家内所建立的立法权以外,不受其他任何立法权的支配;除了立法机关根据对它的委托所制定的法律以外,不受任何意志的统辖或任何法律的约束。”
洛克所言仅在政治领域。可是反过来,人作为一个复杂的个体,再由这些个体组成复杂的社会,只是用经济学理性思考人类的行为准则,几乎不存在合理预判,如果仅用政治学的邪恶轴心思考人们的未来方向,似乎有先入为主之嫌。虽然这本书给出了一个较为理性较为合理的解释,可是我们依旧有更好的目标进行追求。
在此过程中,会有“不受另一人的反复无常的、事前不知道的和武断的意志的支配”,因为书中所谓的自由状态那都是理想化的,法律法规就是要限制“这种不受绝对的、任意的权力”的扩张,降低所造成的后果,来维护不受绝对的、任意权力约束的自由。在有据可查的历史中,我们人类曾无数次倒在了这个“绝对的、任意的权力”的屠刀之下。虽然后来政治学发展后才有如此之理念,可以给出在水深火热中的人们以希望。就像马克思通过《资本论》的传播而让很多人洞察资本主义的经济压榨过程中的残暴和血腥,但是后来呢?我们好像慢慢接受了现实而不在谈理想。
书中第24段讲到最完全的奴役状态即“因为当他权衡奴役的痛苦超过了生命的价值时,他便有权以情愿一死来反抗他的主人的意志。”“它不外是合法征服者和被征服者之间的战争状态的继续。如果他们之间订立了契约,作出协议,使一方拥有有限的权力和另一方必须服从,那么在这一契约的有效期内,战争和奴役状态便告终止。”
这段话我始终感觉是相互矛盾的。前几天与朋友探讨得出结论,现代社会,强权代表着一切,我们需要臣服于强权,即使那是不情愿的。从心理对西方政治思想有一种深刻的恶怀疑。在天赋人权的理念指引下,改变了朕即国家的“错误思想”,之后证明权力来源于人民的赋予,并且受法律制约。在这种理论下,君主专制制度还是层出不穷,即使是现代民主国家也是存在着权力泛滥的情况。在我所接触的社会经验中,与曾经的西方经典之间相隔着一段漫长的进化史,而我着重了解的就是这一段。
如果像我这样直接将三百年前的理念套用在现代社会,是错误的。
今晚到此为止,胡言乱语,记录点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