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看到一个简友的评论,说充斥着批评教育的家庭,是不幸的。
这句话让我想起来了小时候各种被批评打击的画面。
学习好:你没妹妹长得好看(确实没妹妹好看)。
懂事节约:家里还能指望你这点钱发财(小时候撑死攒了几十块钱,确实养不了家)?
毽子踢的好:就是喜欢些费鞋的运动(可能是很费鞋吧)。
不喜欢凑热闹:你又不是阁楼大小姐(对红白喜事真没兴趣)。
凡此种种,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你做的不好,活该被批评,你做的好,那他们要找你的缺点去和别人的优点对比。
反正是比不过,比不过。
我不知道我现在的习惯性讨好别人,跟这个有没有关系。
有时候,如果遇到一些亲戚或者朋友不待见我们的,我会选择视而不见,虽然是很生气,但是遇到时选择原谅。
而老公非常不喜欢这样,他很明确的告诉我:既然他们看不起我们,我们又不指望他们生活,干嘛还要去讨好他们?
我反驳说我没有去讨好,只是觉得没必要放在心上。
可是老公的反复诉说,也让我反思:很多时候,我好像是有点习惯行性的讨好所有人。
希望所有人都能接受或者喜欢我,而这是非常错误的一个想法。
毕竟就是人民币,也有人视金钱如粪土。
小时候的这份打击式教育,让我很自卑,缺乏对自己的认识,希望通过讨好,或者说扮演一个老好人,而让别人喜欢我。
潜意识里,别人对我有很多不满,我要放弃各种棱角,争执,去迎合别人。
所以我一直很害怕冲突。
这也让我有时候觉得活着很累,失去了生活的乐趣。
昨天去培训时,老师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优点和缺点的互补。
一个房子处在闹市,很吵。
差的销售员就觉得:这肯定卖不出去,吵的人都没办法睡觉了。
而优秀的销售员说:既然吵,说明人来人往,不会黑灯瞎火,会不会有些胆小的姑娘,对安全的要求较高,而对吵要求较低,所以这种人会优先选择这种房子。
可见,吵--仅仅是这个房子的特点,而这个特点既可以是优点,也可以是缺点,要看你怎么理解。
而我的父母,都选择性的用缺点来看待我。
这导致我一直都不自信,经常低落。
希望做父母的人,每个人都能多看看孩子优点的地方,少提点缺点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