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门语文,考了个稀里哗啦,回到家情绪黯然……无可置否,只给孩子开了句玩笑:“别一门没考好就自暴自弃,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放弃自己!”
文~语文终于考砸了!耍聪明的小学霸也开始玩不转语文了吧!今天考完数学和英语,一回到家,那叫一个眉飞色舞,扬眉吐气!成绩都没下,居然放下豪言壮语:“这两门都满分!没问题!”
作为家长,我想说的是:“六年了!终于等到你语文考砸的这一天!”
为什么这么说呢?小学阶段,耍耍小聪明,考试都没问题,可是语文的基本功没打好,后面补都没办法补。其他学科可以搞突击,恶补漏洞,唯有语文,只能靠日积月累,潜移默化。
以往考的凑合,没机会说事儿!苦口婆心也引不起重视。这一次,老母亲一定要使劲浑身解数,帮助你把语文学习摆摆正!
1、语文的重要性
先从最实际的说,中考语文从120分变成150分,高考语文从150分变成180分!虽然只是征求意见稿,但是这是大势所趋!
再从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语文是百科之母!没有语文理解能力,就没有数学思维逻辑能力,阅读水平是一切学问的基石!
最后从实用角度说,语文能力是人生成功的最重要能力!参加工作后,语文能力是每日工作必须的能力。更别提现在的自媒体人和自由职业者,语文能力就是金饭碗啊!
2、怎么学语文
做为一个负责任的老母亲,虽然自己语文能力不行,但多年来一直在努力思考这个问题。有以下几条思考所得:
(1)90%以上的语文学习在课外,死读课本肯定不行!
(2)多读书不一定能学好语文,必须读好书!
现在的语文考试出题很活,无所不包,真正是考察几千年的优秀文化!
这就要求我们要读经典文学作品、经典名著。“经典一部,胜过杂书万卷”,这可能就是唯一的捷径!
(3)背作文不一定能写好作文,必须以情动人,或者有很高的思想水平!
作文一直是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早已不是背几篇经典范文就可以应付得高分的年代了。
看最近几年的高考满分作文,基本就是两条路线,要么以情动人,引人入胜;要么有很高的思想层次,比不上先秦诸子百家、《论语》《孙子兵法》,但也一定有闪亮的思想火花!
3、具体怎么做
(1)抓好黄金期,越早越好
《语言学习机制》中提到,9~15岁是黄金期,也就是说,小学、初中最重要,尤其是9~12岁的小学阶段!
阅读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难养成。如果在15岁以前没有养成好的阅读习惯,以后基本没有可能。
高中以后再学已经没有用了,大局已定、大势已去,不用再在语文上费工夫了!投入再大,产出也基本为0。
(2)抓经典,从根部吸收营养
唐诗宋词、历代名篇、先秦思想元典是语文学习的根基!“经典一部,胜过杂书万卷”,经典名著早读早收益,不读没收获!
除了《三百千》,私塾学什么?《论语》、《老子》、《孙子兵法》。
新时代,孔子学院学什么?《论语》、《老子》、《孙子兵法》。
总结一句话,有思想深度的文言文,是语文学习的捷径!毕竟“半部《论语》治天下”!
文~语文终于考砸了!耍聪明的小学霸也开始玩不转语文了吧!(3)抓细节,避免认字不识字
读过《红楼梦》、《三国演义》吗?读过!读得懂吗?80%以上的人读不懂。不是看不懂故事,而是读不懂细节描写的文字。
没有文化背景、不了解历史典故,读起来艰涩难懂,这就是文学素养的问题。
(4)优秀的写作能力来自于文言文的熏陶
中国最美的文章在文言文。文言文是白话文的根,只有精通文言文才能写好白话文。
学透文言一百篇,才能腹有诗书气自华!
最后,综合上述呕心沥血研究心得,
画重点、敲黑板:
精读《论语》、《老子》、《孙子兵法》;
精读《四大名著》原作;
精读100篇文言名篇;
未来三年,(也只有三年了),做完这三件事,老母亲再也不用担心你的语文学习!
文~语文终于考砸了!耍聪明的小学霸也开始玩不转语文了吧!ok!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