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听课,七点二十到九点,个案观摩。中间,老师多次对来访者进行催眠,我跟着被催眠,睡着了好几次。其中记忆深刻的一句话是:“这一杯太苦涩,我把它酿成酒。”
今天下午听课,一点到六点。开始上课前,手机就被收走了,没带笔和本,内容很多,只能用心记。
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多次进行催眠,呼吸——放松——打开。关注自己的内在,让身体放松,让心灵打开,这样进行几次, 浑身轻松,嘴角上扬,感觉很好。
讲到孩子玩游戏时,老师问:如果你的孩子无节制的玩手机,你会怎么做?把手机抢走?
老师讲了一个个案:孩子玩手机,家长把手机抢过来丢出窗外楼下,孩子也跟着从窗户跳下。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玩手机是一种行为,在做这件事的时候,负责理智的大脑区域处于缺血状态,根本不起作用,看到手机被抢走扔到楼下,不理智的孩子,就做出了跳楼的行为。
那么,怎么让孩子玩手机的行为停止呢?
可以通过打扰进行隔断。比如,孩子要玩手机的时候,商量好玩多长时间,让孩子定上闹钟。闹铃的声音会隔断玩手机的行为,而且,闹钟是孩子自己定的,他更容易接受。当然,也可以用其它事情打扰一下,孩子玩游戏的行为就会中断。
随后,进行个案观摩。第一位女士的问题是,她跟儿子一说话,儿子就爆发,然后摔门而去。针对这个问题,老师进行几轮提问探讨。其中一个问题是:你儿子几岁了?女士回答:33岁。老师笑了,说:儿子33岁了,这么大的儿子,让他过自己的生活吧,您过好您自己就行。然后,老师说:“照顾好自己的生命,就是对孩子最好的负责。”我要好好记住这句话。
第二个个案中,来访者的问题是:她别的做事都能轻松搞定,同事朋友也说她很有能力,但面对孩子的事情,她就很无力,很无奈,很沉重。
在咨询中,老师对来访者进行催眠,然后看到孩子出现在面前,拥抱孩子,感觉一下,孩子给自己的感觉是什么。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站起来跟着做,跟着体会。在随后的分享中,我说:我对孩子的感觉说满意,满足。
我对儿子的确很满意,也感到很满足。虽然儿子不完美,但达到了我对他的期待,甚至超出了我的期望值。
昨天是儿子的生日,我竟然给忘记了。今天上午我想起来,给儿子补发了1001元的生日红包。我给儿子作了解释:在我心里,儿子是万里挑一的,我本来想发一万零一块钱的红包,只是我微信里能用的钱不够了,所以,发一千零一,表表心意。
老师还说,不要把孩子当工具,(就是把孩子当作完成自己目标的工具,当作挣面子的工具。)如果,之前把孩子当工具过,也不必自责,可以哈哈大笑:我竟然把我的孩子当作工具,哈哈哈,真好笑……
(学的东西很多,暂不详述。)
我在学习,我在路上。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