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选择如何教养孩子,居然是经济的考量。
《爱、金钱和孩子》这本书是两位分别来自美国西北大学和耶鲁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写的,两位教授经过多年研究后发现,不同国家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与这个国家的基尼系数是正相关的。国家贫富差距越大,教育回报越高,大家对教育越重视。这么来看,大家对孩子的教育,其实就是一笔“投资”。
父母对孩子教养方式,一般来说有如下4种形式:
第一种是忽视型,就是完全不管。
第二种是专断型,就是父母说一不二,对孩子严格控制,并要求绝对服从。
第三种是放任型,父母关注孩子,但是让孩子自主决策,并鼓励其独立。
第四种是权威型,就是以理服人,以说理来塑造孩子的价值观。
四种教养方式中,最糟糕的是不参与型。
最好的是权威型,不管学业成绩还是是孩子和父母的亲子关系,还是孩子的心理健康程度都是最好的。
不参与型,估计很少人采用了,而权威型,则对父母要求较高,首先父母自己要受过良好的教育,同时还对对自己情绪有很好的控制力。
更多的人采取的是专断型或者放任型。
在教育回报低的国家,也就是受教育与不受教育收入差距不大的国家,比如北欧一些国家,人们倾向于采取放任型教养方式。
而在教育回报高的国家,比如美国、中国,人们更热衷于采取专断型教养方式。
书中叙述了不同国家的不同教育方式。
从书中介绍来看,教育效果最好的国家是芬兰,学生压力低且学术成就高,书中总结有如下几个原因:
- 国家整体富裕,福利水平高,教育全免费
- 学生几乎没有考试,对学生的评估只是用来改善老师教学
- 国家对教师水平要求高,要求高学历,统一培训领取资格证
- 教师社会地位高,最优秀的人才都愿意从事教师职业
这本书让我对人们选择专断型教养方式有了更多的理解。同时也了解到,其实我们有更好的选择。
而对于一个老师,最好的鼓励是尊重其职业。
网友评论